众力资讯网

紫砂壶和盖碗,哪个泡红茶更好喝?实际测试过后有答案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今天的故事,来自茶友投稿。茶友说,自己去一个爱喝茶的朋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今天的故事,来自茶友投稿。

茶友说,自己去一个爱喝茶的朋友家做客喝茶。

朋友兴冲冲地取了一只“名家手作”的紫砂壶,滔滔不绝地介绍壶的泥料如何好、养了多么久。

介绍完了,要拿这把壶泡正山小种招待茶友。

在朋友看来,好壶配好茶是天经地义。

但茶友心里隐约记得,村姑陈的文章中写过,泡红茶不能用紫砂壶。

没办法,客随主便,茶友也不好拂了朋友的兴致。

分完汤喝下第一泡茶,茶友便觉得茶汤缺了点香气,但也没有点破。

只是看着朋友沉醉于茶汤的模样,心中疑惑更深,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于是乎,茶局结束后,茶友立马来找村姑陈求证。

其实,茶友没记错,紫砂壶的确不适合用来冲泡红茶。

但茶友的那位朋友也没错,爱壶心切,又想用好茶好壶招待朋友,何错之有?

只是没用对方法罢了。

《2》

全发酵的红茶,拥有多样而富有层次感的香气。

清新的花香、甜润的果香、质朴的木质香、舒缓的松烟香。

各种香气分子,潜藏在红茶的细胞内,静候沸水的激发。

然而,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却会对这些香气造成威胁。

壶壁布满小气孔的紫砂壶,就像一块海绵。

沸水注入壶内,热胀冷缩,气孔张开,红茶释放出来的茶香也会被吸走。

少了一部分精华,冲泡出来的茶汤风味自然就不完整了。

而且,不止吸香,紫砂壶还会夺走茶汤滋味。

红茶的甜与醇,来自茶叶中丰富的茶氨酸、多糖及其他养分。

紫砂壶的气孔在吸附香气的同时,也会吸走一部分支撑茶汤厚度的内质。

用紫砂壶泡出来的红茶,口感大多比较单薄,没那么饱满。

除了吸香夺味之外,用紫砂壶泡茶,还要面对串味的问题。

用过的紫砂壶,会留下对应的茶味。

如果一把紫砂壶泡过普洱之后,再拿来泡红茶,冲泡时气孔打开,上一泡茶的茶味释放出来,红茶的茶汤必然受到干扰。

两种茶味混合在一起,茶客只能喝到驳杂与怪异。

《3》

从冲泡体验的角度看,紫砂壶泡红茶,用起来也没那么顺手。

完整的品茶步骤,包含赏干茶、闻干香、观汤色、闻盖香、品茶汤等等。

可紫砂壶的壶身不透明,壶口也小,很难看清汤色和叶底。

扁平的壶盖加上吸香的材质,也无法汇聚茶香。

用紫砂壶泡红茶,要错过不少感官体验。

更糟糕的是,紫砂壶的壶嘴,大多设计得偏小、偏细。

这对需要“快出水”的红茶格外不利。

快出水,要求茶叶被沸水冲淋后快速出汤,以保证茶味均匀释放。

而紫砂壶细小的壶嘴,出汤速度太慢,无形中拉长了沸水与茶叶接触的时间。

茶叶在壶中闷着,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物质都会过量释放。

浓酽苦涩的滋味,将红茶应有的甜醇与柔滑取代。

出汤后,紫砂壶底那最后一点茶汤,也很难完全倒出。

残留的一点茶汤,会继续浸泡着壶底的茶叶。

茶内质不均匀地释放,不仅会影响下一泡茶汤的风味,也会导致茶叶的耐泡度下降。

《4》

冲泡红茶,还是白瓷盖碗更方便好用。

瓷质盖碗表面光滑细腻,不吸香也不吸味。

一泡红茶泡出来多少香气,它就能呈现出多少。

茶香在水蒸气的鼓动下汇聚在盖上,盖香也清晰了。

无论是高扬的香气,还是鲜醇的滋味,都能被白瓷盖碗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

出汤时,盖碗也更具优势。

盖碗的碗与盖分离,碗口宽大,投茶、注水、出汤都方便。

注水后调整好开口大小,就能轻松实现快出汤,整个过程不过几秒。

迅速出汤,能有效避免茶叶被闷泡。

出汤后上下轻甩,也能轻松沥干碗底的余水,保证每一泡茶汤滋味的稳定。

冲泡结束后,用一只百洁布,就能将盖碗轻松洗净。

比起紫砂壶的清洁死角,盖碗友好太多了。

《5》

正山小种清醇的松烟香,非白瓷盖碗不能表现也。

晶莹透亮的橙黄色茶汤,也只有以白为底色,才能被人欣赏。

紫砂壶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冲泡熟普,它是去杂味、陈味的一把好手。

好的紫砂壶本身,也是颇具收藏价值的赏玩之物。

只是对于红茶而言,它更需要一位不会掩盖自身光芒的搭档。

这个位置,非白瓷盖碗莫属。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