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上海万米仓改造封顶!马岩松的“天空方舟”真要来了

漫步在川杨河北岸,一座似曾相识的建筑正在悄然蜕变。这里曾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张江水泥厂万米仓,见证过上海半个世纪的城市

漫步在川杨河北岸,一座似曾相识的建筑正在悄然蜕变。

这里曾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张江水泥厂万米仓,见证过上海半个世纪的城市变迁,如今以“张江之尚”的身份迎来新生。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座被称作“天空方舟”的改造项目——它刚刚完成结构封顶,像一艘从工业记忆中缓缓升起的航船,为老厂区注入了未来的气息。

整个“方舟”的设计出自马岩松团队之手,他们并未抹去历史的痕迹,反而刻意保留了原有混凝土墙体的粗粝质感。

斑驳的墙面被细心加固,成为承载记忆的基座;而屋顶则被替换为一片轻盈的金属结构,仿佛悬浮于旧厂房之上。这种新旧材质的碰撞,不仅没有违和,反而在视觉上形成一种温柔的张力。

建筑内部同样延续了这种融合逻辑。原本空旷的厂房中央,如今化作一个充满绿意的生态中庭。

一道垂直的绿植墙从地面攀援至屋顶,种满了本地的常春藤与爬山虎,不仅调节着室内微气候,也让坚硬的水泥空间多了几分柔软生机。

最让人惊喜的是西侧改造——原来的实墙被一整面悬索玻璃幕墙取代,钢索轻拉,视野通透。幕墙后方特意留出3米宽的公共走廊,摆放着户外座椅,将来附近的居民可以随时来这儿小坐,看河、看建筑,也看时间如何在此停留又流动。

目前,“方舟”的钢结构已全部完工,顺利通过优质结构验收,全面转入内部装修阶段。

整个项目预计在2026年正式亮相。它并不追求突兀的高度,24米的身量既留存了工业遗存的尺度感,也轻巧地融入了川杨河畔的天际线。

站在这儿,你能同时触摸到上海的城市记忆与未来想象——它不再只是一座旧厂房,而是一处可以被阅读、被感受、被重新定义的空间。

你对该建筑的设计作何评价?

欢迎留言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