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十大最具战斗力军队盘点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救亡的长城。以下是对抗战期间十支最具战斗力军队的盘点,他们用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第十名:淮军源自1862年太平天国时期的淮军,历经数十年发展,在甲午战争中已成为抗击日寇的重要力量。日军战报中曾记载淮军“作战神速,装备精良”。1937年广德战役中,安徽军民誓死抵抗,甚至出现了不到13岁的孤儿团奋勇杀敌的感人场面。名将卫立煌、戴安澜等安徽籍将领,更为抗战立下了不朽功勋。
第九名:黔军这支被称为“草鞋兵”的军队,虽装备简陋却斗志昂扬。抗战八年期间,人口仅千万的贵州竟有七十多万子弟奔赴战场。在台儿庄战役中,黔军勇猛拼杀;在松山战役中,他们再建奇功,用热血证明了西南儿女的抗战决心。
第八名:鄂军武汉会战作为抗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鄂军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其主力正是来自湖北通城保卫团。即便1938年武汉沦陷后,鄂军与当地民众仍坚守阵地,直至抗战最终胜利。
第七名:陕军陕西既是抗战大后方,又是最前线。由杨虎城部陕军和冯玉祥西北军组成的这支力量,早在1933年就已奔赴热河抗日前线。喜峰口大捷后,《大刀进行曲》传唱大江南北。张自忠等陕军将领更是在各大会战中身先士卒,彰显了西北汉子的血性。
第六名:晋绥军阎锡山经营的这支军队装备精良,拥有超过300门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忻口战役中,晋绥军以十万伤亡的代价重创日军;太原会战中,二十万将士几乎拼尽最后一兵一卒,其惨烈程度令人动容。
第五名:粤军“九一八”事变后,粤军立即开赴上海阻击日军。在装备悬殊的困境下,他们硬是打得日军三易主帅。抗战期间,广东先后派出90万兵力,成为抗战主力之一。南京保卫战中,粤军在光华门失守后仍杀出一条血路,其英勇可见一斑。
第四名:桂军“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绝非虚言。全面抗战爆发后,计划征兵十万的广西,报名者竟达百万之众。桂林保卫战中,一万二千桂军面对二十倍于己的日军,血战整月而不退,即便遭遇毒气攻击仍坚守阵地,最终仅存不足千人仍誓死不降。八年间,广西为抗战输送了超过二百万人力。
第三名:滇军这支来自西南的劲旅单兵作战能力极强,从武汉会战一路转战至吉林,堪称转战范围最广的部队之一。台儿庄战役中,两万滇军硬抗日军十万精锐;在抗美援朝的汉江阻击战中,由滇军改编的志愿军第五十军,以四万兵力阻击二十四万美军近一月,创下战争奇迹。
第二名:湘军“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抗战期间,湖南虽遭日寇重兵进犯,却始终未全境沦陷。这个当时人口不多的省份,竟派出150多万子弟兵。在长沙会战、常德会战等惨烈战役中,湘军用生命践行了“只要还有一人,中国就不会亡”的誓言。至今,湖南一些地方仍保留着清早吃年夜饭的习俗,以纪念当年凌晨出征的将士。
第一名:川军“无川不成军”是对川军最真实的写照。超过350万川军扛着“死字旗”出川抗战,占全国抗战军队总数的五分之一。他们用简陋的装备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战役,伤亡64万,居全国之冠。这份用生命书写的忠诚,让川军位列榜首当之无愧。
这些军队是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畏精神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后世子孙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