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闺蜜因5000块跟我绝交,却让我看清了人际关系的真相

上周三晚上10点,我收到一条长达60秒的微信语音,点开一听竟然是绝交通知——就因为我没借她5000块钱。那天我刚加完班,

上周三晚上10点,我收到一条长达60秒的微信语音,点开一听竟然是绝交通知——就因为我没借她5000块钱。

那天我刚加完班,累得眼皮直打架。闺蜜小A的语音里带着哭腔说:“我看透你了,原来我们的友情连5000块都不值!”我举着手机愣在电梯里,心里五味杂陈。我们认识七年了,一起熬过失业期,陪彼此度过失恋,最后却卡在这5000块钱上。

01 金钱像面照妖镜

这事让我想起楼下便利店老板娘常说的话:“钱品即人品”。她见过太多因为赊账、借钱翻脸的街坊。

其实小A半年前就开始频繁找我周转,从几百到几千。每次都说“下个月还”,但总有新的理由。上次是宠物生病,上上次是交房租……

我那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一针见血:“长期失衡的关系迟早崩塌。”就像玩跷跷板,总是一个人悬在空中,另一个人坐在原地,谁都会累。

02 老一辈的智慧

我奶奶至今还用着翻盖手机,但她有句名言:“交朋友要看眼神清不清,别看钱包鼓不鼓。”她那个年代,邻居之间借米借油从不打借条,但没人会赖账。

现在年轻人交往,往往先看收入、职业、消费水平。就像我表妹相亲,开口就问对方房贷还剩多少。物质筛选效率很高,但容易错过真心。

最近某婚恋网站出了份调查,显示68%的95后择偶时仍把“人品”排第一。这说明大家心里都清楚什么才是根基。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孩子交朋友,你会教他先看对方零花钱多少,还是看他是否愿意分享最后一块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