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农村事业代表,大家好!
我今天代表权益流转服务平台发言,汇报我们如何以数字化服务理念和股权融资工具,助力集体经济组织解决融资难题,激发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一、从“资源沉睡”到“权益流转”
当前,乡村振兴进入了从“建设乡村”到“经营乡村”的关键阶段。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村集体、合作社、农村企业“有资源、有项目、有想法”,但却被一个共同的瓶颈卡住——缺资金,缺渠道,缺懂融资的人。大量的农村资产——如土地经营权、厂房、闲置资产、生态资源、品牌、特产等——其实是沉睡的“黄金”。但因为缺少规范的权益确权、缺乏专业的投融资机制,它们无法转化为可融资的资产,导致资源浪费、项目难落地。
权益流转服务平台的核心使命,就是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沉睡资源活化”“权益确权上链”“资产可视融资”“农民共享分红”。

二、政策依据:从“1号文件”到“三农金融改革”
党中央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拓宽农业农村投融资渠道,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存量资产,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并强调“以改革促振兴,以金融活水强动力”。这正是我们权益流转服务平台努力的方向。我们以政策为导向,以科技为工具,让农村资产通过“权益确权—价值评估—数字上链—股权融资”四步走,变成真正能流动、能生金的资源。

三、解决思路:以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融资三大难
1. 融资主体不清的难题 → 平台通过权益确权,明确集体经济组织与成员的持权比例,形成合法合规的融资主体。2. 资产评估不准的难题 → 平台引入“数字化资产评估模型”,将农村资产量化、可视化,让资本看得见、算得清。3. 融资渠道单一的难题 → 通过“权益流转+股权众筹+产业基金+合作社代持”等方式,打通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的通道。简单来说,过去是“要钱没门”,现在是“有资源就能融”。

四、操作路径:一村一表,一社一案
我们的平台为每个村、每个合作社提供三张表:1. 集体经济资源表——梳理村里的资产、资源、项目基础;2. 融资需求对接表——由项目负责人填写,说明想做什么、需要多少资金、如何回报;3. 准入规制表——由组织者填写,确保项目合法合规、资金流向清晰。通过三表梳理,让所有项目“先清家底,再谈融资”,从而让资源、资金、项目精准对接。

五、理论支撑:权益流转是农村金融的制度创新
在经济学上,我们将这种方式称为“农村资产权益化改革”。
它不是单纯的融资,而是通过确权、定价、流转,让原本静态的集体资产实现增值。这是对传统“资源—资金—产业”链条的重构,也是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社会化补充。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当前国家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农村新经济”的方向。权益流转,让“资源”变“资本”,让“农民”变“股东”,让“农村”变“市场”。

六、成效展望:从“输血”到“造血”
当一个村的资源能够确权、融资、分红,农民不仅是劳动者,更是投资者、股东和收益人。资金来了,项目落地了,农民有了资产性收入,乡村才能真正“活”起来、“强”起来。我们相信,通过权益流转服务平台的实践探索,河南的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走出一条以金融创新驱动农村现代化的新路子。

七、结语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探讨不只是“钱从哪来”问题,而是“农村资产怎样活起来”的系统创新。权益流转平台愿与各级政府、合作社、企业携手,让每一份资源都有价值,让每一位农民都有分红。让乡村的土地更值钱,让农民的笑容更灿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