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红马甲点亮花乡!沭阳县彩虹志愿者协会公益力量守护岁月与希望

10月26日下午3时,沭阳县彩虹志愿者协会的20余名志愿者走进华冲镇敬老院,在重阳节前夕,为12位孤寡老人打扫环境、清洁

10月26日下午3时,沭阳县彩虹志愿者协会的20余名志愿者走进华冲镇敬老院,在重阳节前夕,为12位孤寡老人打扫环境、清洁个人卫生,细心修剪指甲、刮净胡须,并送上棉衣棉服和洗漱用品。至此,此类公益活动已累计开展103场。

一、初心如炬:以行动践行志愿精神的“彩虹力量”

在沭阳县的街头巷尾,总有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其中:他们为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打扫卫生,为贫困学子筹集助学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捡拾垃圾……这便是沭阳县彩虹志愿者协会,一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底色的公益团队。

自成立以来,协会已累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百余场,凝聚了千余名志愿者,他们用点滴行动让志愿精神在花乡大地深深扎根。他们坚信,每一次伸手相助都如同播撒下文明的火种,这些火种终将汇聚成照亮社会的绚丽彩虹。

二、多元服务:编织温暖社会的“七彩网络”(一)关爱“一老一小”:用温情守护岁月与希望

在沭阳县的乡村,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是社会的牵挂,而彩虹志愿者协会的“银龄关怀”与“青苗计划”,恰如冬日暖阳、春日细雨,润泽着他们的生活。

每月,志愿者们雷打不动地走进敬老院,细心地为老人们修剪指甲、调理膳食。端午、重阳及开学之际,这些活动已成为他们的铁律。

与此同时,医疗志愿者们也没闲着,量血压、测血糖、耐心解答健康疑问,一系列义诊服务让老人们安心不少。截至目前,协会已累计惠及全县500余名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为了让更多孩子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协会每学期都发起“助学行动”,钱款虽少,但众人拾柴火焰高。志愿者们积极投身线上募捐,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孩子们的困境,这些点滴汇聚成强大力量,为贫困学子筹集助学金30余万元。

曾经面临辍学的扎下镇的三兄妹、刘集镇的兄妹俩,以及陇集镇、韩山镇等地的十余名学生,在收到送去的生活费和学习用品后,在助学金的帮助下重返课堂,成绩稳步提升。在他们的眼中满是希望:“等我长大了,也要像叔叔阿姨们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二)文明创建一线:化身城市“美容师”与“宣传员”

在文明城市建设的征程中,沭阳县彩虹志愿者协会从未缺席,他们活跃在沂河边和法治公园,用行动为城市美颜、为文明代言。

志愿者们不嫌脏、不怕累,他们手持扫帚、夹钳、垃圾袋,仔细清理河岸烟头、塑料瓶,一点一滴地清理。夏日炎炎,汗水浸透了衣衫;冬日凛冽,双手冻得通红,但他们始终坚守,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使得城市环境焕然一新,公园景色秀丽宜人。

在无偿献血活动中,协会的会员主动参与,不仅如此,协会还组建了“文明宣讲团”,参加宿迁市的经验交流活动,把创文知识传播到市民的心田,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

(三)应急与专项服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彩虹”

在“向您致敬”慰问老兵活动中,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敬意与关怀,连续10年走访100余名参战老兵。每到一位老兵家中,志愿者们都会送上米、面、油等慰问品,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述战火纷飞的岁月。

该项活动,被宿迁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团市委、民政局评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沭阳团县委“优秀学雷锋志愿组织”,不仅让老兵感受到社会的尊重与温暖,也让更多年轻人在聆听中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志愿者们用行动传承红色精神,将关爱化作力量,持续为社会注入温情与敬意。

曾经参加长津湖战役幸存者彭老先生,见到志愿者们百感交集,他哽咽着说,能见证如今的幸福生活,全赖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志愿者赵海洋感慨地说:“听老兵们讲过去,才知道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有责任把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他们用影像记录下老兵们的故事,那些坚定的眼神、激昂的话语,都成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三、精神传承:让志愿之光穿透时空边界(一)从“个体行动”到“全民参与”:构建公益生态通过持续开展“志愿+”行动,将服务延伸至社区、校园、企业,

沭阳县彩虹志愿者协会深知,志愿服务的力量源泉在于广泛的社会参与。为了打破公益的“小众壁垒”,协会创新采用“老带新”的传承模式,经验丰富的志愿者化身“引路人”,带领初入公益的新人参与活动,从项目策划、执行到总结,全方位传授经验。

同时,推行“项目化运作”,将复杂的公益需求拆解成一个个具体项目,明确目标、流程与分工,吸引不同专业背景、职业身份的人群精准对接。

在此模式下,学生们利用课余时光,投身于环保宣传与爱心捐赠之中;上班族则凭借专业技能,为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疏导;而中青志愿者们则发挥资源优势,慷慨出资,助力生活用品项目的开展。整体会员各展所长,服务社会。

数据显示,彩虹协会通过孵化与联动,成功形成了“一人带动一户、一户引领一片”的公益裂变效应。正如志愿者项悦然的女儿所言:“从小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志愿,让我懂得帮助他人就是成长最好的礼物。”

(二)从“单向付出”到“双向奔赴”:激发社会共情

在志愿服务的征程中,沭阳县彩虹志愿者协会不仅收获了付出的满足,更感受到了受助者回馈的温暖,以及社会大众的积极响应,共同书写了从“单向付出”到“双向奔赴”的动人篇章。

在关爱老兵活动里,志愿者们的悉心陪伴与关怀,让老兵们深受感动。曾有一位受助老兵说:“志愿者们让我感受到社会没有忘记我们,我也想尽自己一份力,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为了让志愿服务被更多人了解,协会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短视频平台记录公益点滴。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为老人剪指甲时老人脸上绽放的笑容、与贫困学子交流时学子眼中燃起的希望…… 都被一一定格。每条视频的传播都引发了热烈反响,评论区网友们纷纷留言点赞,掀起了关于公益的热议,让“人人可为、时时可善”的理念如春风般滋润人心。

四、未来展望:让彩虹之光照亮更多角落

当被问及下一步计划,协会负责人项悦然表示,将聚焦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推出“银发技能课堂”“社区微心愿”等项目,让志愿服务更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正如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所言:“彩虹志愿者协会的实践证明,志愿精神不仅是帮扶他人的善举,更是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城市温度的‘精神引擎’。”在沭阳,志愿红早已超越颜色本身,成为文明的符号、友爱的象征。

当越来越多的人身着红马甲,每一次奉献都被铭记于心、传承不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恰似绚烂彩虹,横亘于城乡之间、现在与未来之际,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陆禹霏 孙楠菲)

组稿:陆建名

编辑:苗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