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至今工作 15 年,进入社会这么多年,我琢磨出一个规律:有些人看着笑嘻嘻,心里头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曾国藩说过,有三种人最典型,表面看着人畜无害,实则城府深到吓人。这类人往往能成事,不服不行。
脸上没表情的人,心里头藏着事儿
见过不少人,在被领导当众批评方案做得差时,依旧能面不改色,笑着感谢指点。换做一般人,早就脸红脖子粗,当场反驳起来了。可他们偏不,仿佛情绪是能随意开关的机器。
这类人最厉害的就是情绪管理。就像有些创业者,资金链断裂数月,白天见投资人时西装革履侃侃而谈,把困境说得云淡风轻,到了晚上才敢卸下伪装,独自焦虑。
他们确实容易成事,可跟这类人交往,总觉得隔着一层纱,很难看清他们的真实想法。聚会时即便喝得酩酊大醉,嘴里也全是场面话,让人摸不透真心。
见谁都不得罪的人,最会给自己留后路
生活里有一种人,堪称社交场的 “老油条”。见人就夸,张婶新买的裙子、王大爷的孙子,总能找到夸赞的点。可真要让他们帮忙,嘴上答应得痛快,转头就能找出一堆理由推脱,“最近天太热,怕东西放坏”“最近太忙,实在抽不开身”。
职场上这类人更是常见。领导询问方案意见,他们永远先捧领导思路高明,再重复领导说过的话。部门评优,今天投张三,明天投李四,谁都不得罪,最后自己反倒上位。但跟他们相处,会发现始终走不进他们内心,看似跟谁都熟络,实则跟谁都不深交。
办事儿滴水不漏的人,心里头算计最深有人在合作签合同时,能把机器螺丝坏了谁掏钱修都写得清清楚楚,乍一看严谨靠谱。可等项目赚钱,却偷偷把核心技术专利转到自己名下,让合伙人措手不及。
不过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有些厉害的人,在项目出岔子时,不忙着追究责任,而是冷静梳理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不仅没受罚,还得到夸赞。这类人确实有本事,既能把事办好,又能巧妙规避风险。但和他们合作,必须多个心眼,合同条款反复确认,不然一不留神就掉进坑里。
写在最后曾国藩当年说这些,不是让咱们躲着这些人走,而是让咱们心里有个数:
(1)跟情绪内敛的人打交道,别费心思猜他们想法,有话直说最靠谱;
(2)遇着八面玲珑的人,别真指望他们能真心帮忙,场面话听听就好;
(3)碰上办事精细的人,合作前多找靠谱的人把关合同,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这世道就这样,面善的人不一定心善,心狠的人也不一定就坏。咱不求学他们那套狠劲儿,但得懂他们的套路,不然哪天被人卖了,还帮着人家数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