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看了西方的一通操作,才愕然发现:这是,中国又一个绝佳的机会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乍一看挺奇怪的。俄乌打了这么久,现在要谈停战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停战后可以让中国当乌克兰的保障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乍一看挺奇怪的。

俄乌打了这么久,现在要谈停战了。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说,停战后可以让中国当乌克兰的保障国之一。

听起来挺不错的吧?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有中国给你背书,安全感直接拉满。

结果,泽连斯基直接给拒了。

说中国没阻止战争爆发,我们不需要中国担保。

很多人可能觉得泽连斯基这是犯傻了。

好好的大腿不抱,还嫌弃。

泽连斯基到底在想什么

你以为他拒绝中国是因为生气?

因为觉得中国在战争中没帮忙?

错了。

他心里很清楚一个道理:

现在这个世界,你的朋友是谁,比你有多少朋友更重要。

什么意思呢?

你想想,乌克兰能撑到现在靠的是什么?

是美国的武器,欧洲的钱,西方的情报支持。

这些人就是乌克兰的衣食父母。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最怕的不是敌人更强大,而是朋友对他产生怀疑。

如果美国和欧洲觉得:

“这小子靠不住,说不定哪天就投靠别人了”。

那乌克兰就真的完蛋了。

拒绝担保,就是在给美欧递一个投名状:

看见了吗?

我连中国这样的大国都不依靠,我就是铁了心跟着你们混的。

但这里面有个更深的问题:

为什么现在的国际变成了“非黑即白”?

过去不是这样的。

以前大家虽然有分歧。

但总体上还是讲规则、讲合作的。

一个国家可以跟美国关系好,也可以跟中国做生意,跟俄罗斯买能源。

谁也不会说你三心二意。

但现在不行了。

现在,你要么是我兄弟,要么是我敌人,没有中间选项。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世界正在经历一次巨大的权力洗牌。

美国,发现自己不再是唯一的老大了。

中国在快速崛起,俄罗斯也在挑战现有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那种“大家和气生财”的规则就不管用了。

现在的规则是:

你必须选择,而且你的选择会决定你的命运。

泽连斯基看清了这个趋势。

他知道,在这种新的规则下,试图保持中立或者脚踏两只船,是一个危险的选择。

与其让别人猜你到底站在哪边,不如主动表明立场。

这也是小国生存的一种方法。

很多小国,生存很艰难。

小国的生存

小国在大国博弈中应该怎么生存?

很多人觉得,小国最聪明的策略是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谁都不得罪。

从各方都能捞到好处。

这听起来很理想,但现实中有时候行不通。

为什么?

因为当大国之间的冲突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中间地带就会消失。

你不站队,就会被所有人当成不可靠的伙伴。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二战时,那些试图在轴心国和盟军之间保持中立的小国,最后往往都没有好下场。

不是被这边怀疑,就是被那边惩罚。

说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

泽连斯基拒绝担保这件事。

表面上是一个外交选择,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国际秩序的深刻变化。

这个变化的核心是什么?

就是世界正在从一个相对多元、相对宽松的体系。

变成一个竞争、站队的体系。

在这个新的体系里,过去那些“聪明”的策略,可能都不管用了。

什么左右逢源、什么合纵连横。

这些都会被视为“不忠诚”、“不可靠”的表现。

面对泽连斯基的选择,俄罗斯会怎么样?

普京的愤怒与欧洲的虚弱

事到这,还没完。

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担保之后,普京真的怒了。

你想想,普京本来想着拉中国进来,至少能在谈判桌上有个帮手。

结果,乌克兰直接拒绝了。

这等于是,要把普京的一张重要外交牌给废了。

能不急眼吗?

于是8月23日,普京直接撕破脸了,一声令下让俄军继续进攻。

俄罗斯防部立马发战报,说要继续向乌克兰纵深推进,攻城拔寨。

普京用的是最原始、最直接的语言:

谈判你们不让我参与?

那就继续打,看谁耗得过谁。

更有意思的是欧洲的反应。

一边是俄军继续进攻;

一边是欧美赶紧开会讨论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

据说已经有30多个国家,表态愿意给乌克兰提供陆面、空中安保。

听起来挺威武的吧?

30多个国家联合保护乌克兰,这阵势够大的。

但普京根本不当回事。

为什么?

因为他看得很清楚:欧洲这帮人就是一盘散沙。

果然,没几天就露馅了。

就因为出兵的事吵起来了。

意大利直接怼马克龙:

“你不是主导欧洲派兵吗?那你戴上头盔自己去打俄军啊!”

你看,这就是欧洲联盟的真实状态:

表面上团结一致,实际上各怀鬼胎。

大家都愿意出钱,都愿意谴责。

但真要出人出血的时候,立马就开始踢皮球了。

所以普京的策略很简单:

继续施压,逼这个松散的联盟内部产生分歧。

一旦欧洲内部开始扯皮,美国就得独自承担更多责任。

而美国国内,现在也有很多人对支持乌克兰有意见。

时间拖得越长,压力就越大。

中国,一个绝佳的机会

面对泽连斯基的拒绝,中国的态度很明确:

你不需要我们,我们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

听起来好像很“佛系”对吧?

其实这才是最聪明的。

为什么?

我给你算笔账。

美国现在一年给乌克兰多少钱?

几百亿美元!

这些钱本来可以用来修路、搞科研、发展经济的。

现在全砸到战争里了。

欧洲呢?

为了制裁俄罗斯,自己的能源成本飙升,工厂都快开不下去了。

俄罗斯更不用说,打仗本来就烧钱,还要应付制裁。

而中国呢?

趁着这个时候,安安静静搞建设。

别人在外面折腾,我在家里练内功。

等他们打完了,回头一看。

咦,中国怎么又强了一大截?

改革开放刚开始那会儿,美国和苏联冷战打得热火朝天,全世界都要选边站队。

中国没有盲目地跟着起哄,而是专心搞经济建设。

“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韬光养晦。

结果呢?

苏联解体了,美国也元气大伤。

而中国,却在40年里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再往前看。

美国是怎么崛起的?

19世纪的时候,欧洲列强忙着争夺殖民地,在全世界打来打去。

美国干嘛了?

在家里埋头搞工业革命,修铁路,发展科技。

等到20世纪,欧洲打了两次世界大战,元气大伤,美国却趁机成了世界老大。

现在的国际形势,就是给中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窗口期。

主要竞争对手都被别的事情缠住了。

现在,中国在干嘛?

专心搞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G技术。

一个个领域都在突破。

经济建设也没停,基础设施还在升级,教育投入还在加大。

等风波过去,中国必将以更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这就是战略机遇期的价值。

何必掺和进去,让自己陷入泥潭?

那,泽连斯基的选择,对不对呢?

可不是最优解

泽连斯基,拒绝中国担保虽然在外交上是个聪明的选择。

在军事和战略上,可能并不是最优解。

为什么?

因为他把一个可能的调停者变成了旁观者,让整个冲突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缓冲机制。

现在的局面是:

一边是,坚决要打到底的俄罗斯;

一边是,表面团结实际松散的西方联盟。

中间没有一个真正有分量、有意愿的调停者。

这种情况下,冲突很可能会进一步升级,而不是缓解。

更要命的是,随着冲突的延续,各方的投入会越来越大,退出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

到最后,可能没有人能够体面地结束这场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