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党的七届四中全会后,刘少奇主动找陈毅道歉:过去我看错了人

兴衰五千年 2023-12-04 14:17:40

前言

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受中央和毛主席委托,刘少奇向全会作了政治报告。在这次会议上,陈毅也发了言。他的发言是经过认真准备的《为增强党的团结和巩固与提高党中央的威信而斗争》。在这个发言中,陈毅坦诚磊落地作了自我解剖……

刘少奇:我使你受委屈了

1953年,为了减轻自己繁重的日常工作负担,毛主席提出将中央的领导班子分为一线、二线,在党内向人们透露了不愿意再担任国家主席,让刘少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想法。

很快,有人便利用毛主席的这个想法,想要更进一步。于是,刘少奇和周恩来总理便成为了他们的攻击目标。

在毛主席看来,这样的做法是无法容忍的,因为这件事容易造成党的分裂,对党的团结非常不利。

12月,在分别和党内一些高级干部打招呼时,毛主席提出要增强党内团结。

在玉泉山见到由上海来到北京的陈毅时,毛主席对他说:“对不起啊,我没来接你。”听了毛主席的话,陈毅感到一头雾水,便问了一句:“怎会有这么个问题呀?”

见陈毅如此疑惑,毛主席解释说,1949年开国前夕,他亲自到火车站去迎接过宋庆龄、张澜、程潜等人,却没顾得上去接党内的一些老同志。

听了毛主席的话,陈毅感到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都是党内的同志,这一点大家都会理解的。于是,陈毅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在谈话的时候,陈毅向毛主席汇报了华东的一些工作情况。汇报完工作后,毛主席突然问起了饶漱石的事情。

由于不知道毛主席为何会说起饶漱石,陈毅便按照以前衔冤负屈的回答方法,讲述了饶漱石的一些优点。听了陈毅的回答,毛主席没有任何态度。

从毛主席那里出来后,陈毅便将毛主席提到陈毅的事情,告诉了中央机关的一位主要负责人。那位负责人说:“主席问你,是为了听你说真实情况!”

于是,陈毅没有离开玉泉山,再次转回毛主席的办公室,将自己所接触所怀疑的饶漱石的言行,向毛主席和盘托出。

这一次,听了陈毅的汇报后,毛主席欣赏地点了点头。毛主席的态度,让陈毅的心里有了底。

后来,陈毅再次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专门谈论了高、饶问题。临别时,毛主席告诫陈毅不要失去灵敏的嗅觉,更是要警惕非法活动,并说:“你推让,是不对的。谦逊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好的。野心家就不让,让给他就使党受损失。”

1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第一次明确提出:“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叫做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究竟政出一门,还是政出多门?”

此外,毛主席还建议中央政治局,要搞一个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在安排好北京的工作后,毛主席便启程前往杭州了。这一次去杭州,毛主席主要是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

随后,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刘少奇主持起草了《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草案)》。这个草案在1月12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获得通过。

2月6日,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陈毅坦诚地作了自我解剖,并在讲话中提到了对围绕高饶事件展开的这场党内斗争的认识,提出了不仅仅是要处分几个人,更要达到弄清思想的目的。

会议期间,刘少奇特意来到陈毅的住处看望。

见面后,刘少奇向陈毅诚挚地道了歉,说:“过去我看错了人,信任了饶漱石,使你受委屈了。”

听了刘少奇的话,想到自己那些年受到的委屈,陈毅十分感动,紧紧地握着刘少奇的手,不住地晃动……

1942年春,按照中央的指示,刘少奇离开华东,回延安工作。

刘少奇离开之前,根据中央的命令,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委由饶漱石代理,陈毅则代理了华中军分会书记。

这样,刘少奇身上的两个职务,交给了饶漱石;只有一个交给了陈毅。

关于这件事情,在华中工作的同志们都大感意外!因为无论是资格、能力、经验、人望和历史功绩的哪一方面,陈毅都比饶漱石强。

不久后,中央决定各根据地党政军民实行一元化领导。这样的指示,让饶漱石觉得不安。便开始借整风运动,排挤陈毅,指责陈毅在历史上就“反毛主席”,还说陈毅反对政委,排挤书记。

于是,在听到陈毅“反对毛主席”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便跟着饶漱石一起反对陈毅,让他的工作开展的非常艰难。关于这件事情,陈毅在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那里连鬼都不上门。”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华中形成了陈毅和饶漱石不和的势头。于是,毛主席决定借“七大”的机会,将陈毅召到延安调解。

在给华中局的电报中,毛主席指示:“陈来延期间,职务由(张)云逸暂行代理,‘七大’后仍回华中,并传达‘七大’方针。”

在延安,陈毅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向毛主席讲述了和饶漱石的问题。

为了增进党内团结,在毛主席的劝说下,陈毅向华中局和饶漱石发了一份词意恳切、充满自我批评精神的电报。

此外,毛主席也给饶漱石发了电报。在电报里,毛主席说:“关于陈、饶二同志的争论问题,仅属于工作关系性关于内战时期在闽西区域的争论,属于若干个别问题的性质,并非总路线的争论,而且早已正确地解决了。关于抗战时期皖南、苏南的工作,陈毅同志是执行中央路线的,不能与项英同志一概而论。无论在内战与抗战时期,陈毅同志都是有功劳的,未犯路线错误的。如有同志对以上两点不明了时,请饶漱石同志加以解释。”

然而,对于毛主席的好意,饶漱石没有罢休,而是回电毛主席讲述了陈毅的种种不是,并要求毛主席继续给陈毅“帮助”。

为了党内的团结,毛主席找到陈毅,劝他说:“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锻炼忍耐。”对于毛主席的劝说,陈毅选择了接受,并忍下了自己受到的委屈。

1949年10月,中央决定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和华东建立军政委员会,并指示由大军区司令员兼任军政委员会主席。

在这些大区中,只有陈毅所在的华东军政委员会,由不是大军区司令员的饶漱石担任了主席。

那时候,陈毅已经接到了毛主席的指示,要他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但陈毅却认为他既是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司令员,又是上海市市长,工作已经非常繁忙,便谦虚地表示了他不再兼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意思。

得知陈毅的想法后,饶漱石找到陈毅,说:“你不担任,只好由我担任。”

随后,饶漱石骗得了华东局其他常委的同意,将由饶漱石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讨论结果,报给了党中央。

对此,毛主席没有立即同意,而是将饶漱石召到北京问话。在汇报中,饶漱石谎称华东局几个同志都不同意陈毅担任,只好由他来担任。

就这样,毛主席才在任命饶漱石为华东军政委员会主席的命令书上签了字。然而,这样的结果,引起了很大的麻烦,人们纷纷猜测陈毅一定犯了什么大错误,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五马进京后,饶漱石担任了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中共中央副秘书长,达到了权利的顶峰。

此时,饶漱石认为刘少奇可能“失势”,不断地说刘少奇的坏话,传达了一种自己不是刘少奇培养的干部的信号。

这些行为,落到陈毅的眼里,就是饶漱石没良心的表现。毕竟,他的成长,离不开刘少奇的培养。

对于陈毅的表现,刘少奇看在眼里,心中十分感慨。于是,便有了刘少奇主动到陈毅的住所看望,向他道歉的事情。

事实证明,陈毅比饶漱石更加真诚,也更可靠,这是因为陈毅拥有更加高尚的人格!

32 阅读:6758

评论列表

明辉

明辉

3
2024-05-21 12:51

伟人英明!

兴衰五千年

兴衰五千年

莫问历史多少岁月,一切尽在五千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