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歼16到歼16D,该型战斗机正在朝全能的“多面手”发展。
目前主流认为,歼16的极限载弹量可以达到12吨,这几乎和轰6K/N等改进型的载弹量一个水平了。
如果从军机底子上来说,歼16无疑要更新、更具改进潜力,但为何它替代不了轰6呢?

【歼16多用途战斗机】
二者任务本质不同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歼16和轰6系列,从设计建造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它们在空军序列中承担的作战任务需求,需求截然不同的它们,设计性能自然也大相径庭。
歼16属于“多用途歼击机”。
“多用途”自不用说,歼16自身的性能相当强劲,这就使得它能遂行超视距打击、空对地打击、空对海打击任务等,专门研发的歼16D更是在保留了一定进攻/自卫能力的同时,可执行电子对抗和干扰任务。
不过它最核心的属性还是“歼击机”,生来就追求优越的高机动性等空战能力。

轰6系列属于“轰炸机”。
它并不需要多出色的高机动性能,但需要航程足够远、载荷足够大,且有强大的突防能力,以便于在战时抵近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轰6系列还有一点很特别,它虽然也会被主流冠以“战略轰炸机”的头衔,但它的底子到底只是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研发的中型轰炸机,机型设计放到现在其实已经过时了。
诚然,我国在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和调整后,目前最新的几款改型航程、载弹量等关键性能指标都得到了大大提升,不过严谨来说,它算不上正儿八经的战略轰炸机,只是一款勉强够到战略轰炸门槛的轰炸机。

【轰6轰炸机】
如果对应到游戏当中,歼16相当于战士,而轰6更像是射手。
当武装冲突爆发后,歼16自己承担主要打手也行,跟着歼20补充火力也行,和战士在游戏团队中的定位高度重合。
轰6则在冲突中主要承担远程物理输出,进行防区外打击。
这里补充一点,以前轰炸机是可以进行“凌空轰炸”的,即飞到目标上方直接投弹。
但近年来随着人类防空科技和预警探测技术的高速发展,“凌空轰炸”几乎无法实现,所以各国就开始发展“防区外导弹”,以使轰炸机可以不必“凌空”,依然能完成精确打击任务。

【上世纪90年代时美国轰炸机“凌空轰炸”】
这就与射手在游戏团队中的定位对上了。
当然了,战争绝非儿戏,这里以游戏举例主要也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歼16和轰6的定位和战术价值迥乎不同,这种不同最终导致了歼16的极限载弹量虽然和轰6改型的最大载弹量差不多,但歼16却不能替代轰6系列。
明确了歼16和轰6系列设计上的不同后,我们再具体从它们的性能数据来谈谈二者不可替代性。

【轰6轰炸机】
航程和载弹不可兼得不管是歼16还是轰6系列,它们的航程和载重其实都是相互矛盾的。
以歼16为例,它的最大航程约为4000公里,作战半径约1500-2000公里,如果它要打击距离中国本土差不多3000公里的关岛时,携带正常量的燃油明显不够用,在不考虑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歼16就需要腾出一些挂点加挂副油箱了,相应的,歼16的载弹量就会下降。
虽说歼16的极限载弹量是能达到12吨,但真要这样挂弹,那歼16的航程必然会大幅度缩水,我们也不能让飞行员飞出去就再不回来了不是?

【歼16满挂弹药】
轰6系列也是同理。
但轰6系列与歼16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航程和作战半径远超歼16,轰6系列下的几款新改型最大射程已经能达到8000公里,作战半径大概在3000-4000公里。
假设让它和歼16一样去执行打击关岛的作战任务,那它在正常挂弹的情况下,作战半径几乎不会折损,也就不用考虑腾挂点挂副油箱这种事情。
除了航程与载弹不可兼得的影响外,歼16和轰6系列可载的弹药类别不同,也使得歼16替代不了轰6系列。

【轰6可以挂载歼16挂不了的大型弹药】
歼16的最大起飞重量远小于轰6系列,这就使得它挂不了一些大型弹药,非要挂那结果要不是根本飞不起来,要不就是机毁人亡。
参考资料:
【1】《既是空中杀手又是电抗先锋 看歼-16如何炼成“全能战士”》 中国军网[2025.7.16.]
【2】《中国轰-6究竟有多少个版本?终极轰-6真的是隐身大轰吗?》 澎湃新闻[2021.6.25.]
【3】《PHAK 云端课堂 | 重量与平衡》 北航飞院[2021.11.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