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7日,AICC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在北京海淀召开。大会紧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和国产AI算力体系优化,着力推动算法创新与应用落地,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行动规划,以算力核心要素为创新牵引,汇聚产学研用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筑基:全国算力网与数创企业培育并重政策核心聚焦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与数创企业培育。通过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国家枢纽节点将承担60%以上新增算力,实现20ms时延跨节点算力调度,构建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基础设施。政策鼓励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放场景,为数创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测试、展示、应用机会,强化算力、数据要素协同,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垂类大模型等前沿领域企业。
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与生态共建成果斐然AICC2025大会发布多项标志性成果。30余家机构联合发布《超节点智算应用“北京方案”》,以“国芯、国连、国用”理念,基于国产超节点平台对接科研、医疗、智造等多元行业场景智能体开发需求。智源研究院推出的“众智FlagOS v1.5”系统,通过统一开源软件栈破解AI算力生态碎片化难题,实现跨芯片、跨框架算力普惠共享。清微智能联合清华、东方国信等单位成立“北京市可重构算力软硬件协同技术创新中心”,聚焦可重构计算芯片架构与软件生态协同优化,打造自主创新算力底座。
产业赋能:算力补贴与场景落地双轮驱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现场解读2025年算力补贴政策,最高补贴达2000万元,覆盖通用大模型、垂直大模型及超级智能体领域,分档给予最高2000万至200万元资金支持,补贴比例不超过合同金额的50%。大会同步设置3000平米实景AI创新科技展,吸引超50家产业链企业及5000名行业人士参展,六大专题论坛围绕大模型、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度研讨,推动技术规模化应用。
战略意义:算力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国一体化算力网作为“东数西算”升级版,通过跨区域算力调度统筹优化算力与电力资源布局,测算显示算力指数每提升1%可带动GDP增长1.8‰。政策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正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形成“算力筑基、创新驱动、生态共荣、应用赋能”的发展新格局,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劲动能,助力我国在全球智能化进程中占据战略主动。
此次政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了从技术创新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支持,更通过算力普惠、数据共享、生态共建等举措,加速形成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为“人工智能+”行动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