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加拿大高官筹划访华,要当面求中国高抬贵手?

据环球网报道,在美国的强压下,加拿大的外交政策一直保持着顺从的态度,尤其在对华关系上。然而,最近的变化却让人瞠目结舌。加

据环球网报道,在美国的强压下,加拿大的外交政策一直保持着顺从的态度,尤其在对华关系上。然而,最近的变化却让人瞠目结舌。加拿大总理卡尼和外交部长阿南德一改之前对中国的态度,主动寻求与中国展开对话和合作,明显地释放出“求和”的信号。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现实考量?难道加拿大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是仅仅是迫于经济压力而不得不改变?

曾几何时,加拿大还是美国的忠实跟随者。在特朗普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加拿大在对华贸易问题上无条件支持美国,尤其是在中国电动汽车和钢铁产品的关税问题上,加拿大不但“站队”美国,还做出了一些极具挑衅的举动。加拿大不仅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加征了100%的附加税,而且还加征了25%的钢铁和铝产品关税。美国以“保护本国产业安全”为借口,对中国的这些产品进行重税,而加拿大则充当了“附和者”的角色,背后完全是美国战略的附庸。

问题来了,加拿大到底能从美国这边获得什么好处呢?特朗普政府既没有为加拿大的“支持”提供任何实质性的回报,反而继续对加拿大的钢铁、铝等产品保持高关税,甚至还威胁对加拿大的木材和乳制品加征250%的税。结果是什么? 加拿大不仅丢失了中国这个重要的市场,还在美国的“关怀”下承受了更多经济压力。可以说,加拿大的这一连串操作根本没有换来任何实际的利益,反倒让自己陷入了双重困境。

在加国政府认为自己能从美方获得利益的情况下,中方的反制却来了得又快又准。中国对加拿大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尤其是在油菜籽等农产品上,油菜籽一度是加拿大对华出口的支柱商品,占其总出口的近九成。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100%的关税,并且展开了反倾销调查。更重要的是,所有加拿大的油菜籽出口商都必须交纳75.8%的保证金,这意味着加方想将油菜籽出口到中国市场,几乎无法获利。 中国直接切断了加国在中国市场的盈利空间,让加方的油菜籽产业瞬间面临崩溃,仓库里堆积如山的油菜籽成了加拿大农业的“毒药”。

此时,经济受损最严重的不是政府,而是加国的农民和农业企业。农民人均损失数万美元,企业更是面临破产危机。这让加拿大意识到,中国市场不仅不可或缺,而且一旦失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而与此同时,加拿大也不得不直面来自美国的双重压力。美国不仅没有对加拿大的“奉承”表示感谢,反而继续保持对加拿大钢铝产品的高关税,甚至威胁对加拿大的其他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加拿大在中美之间的“夹心”困境逐渐显现,这个“夹心饼干”已经快要碎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加拿大才开始认识到,单纯依赖美国的战略并不可持续。尤其是国内农民的强烈反应,迫使卡尼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加国政要的态度发生了急转弯,卡尼在纽约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主动表态希望与中国进行面对面的高层交流,寻求解决两国间的贸易冲突和合作机会。紧随其后的外交部长阿南德宣布,将于近期访华,重点谈判的议题包括贸易、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加拿大终于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开始在对华政策上求得改变。

然而,中方对加方的回应也非常明确:想要恢复正常的合作关系,前提是加方必须取消对中国的不合理关税。中方一再表明,“希望加方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采取实际行动来改善两国关系”。如果加拿大依然抱着讨好美国的心态,而不真心反思自己的政策,单纯靠言辞上的善意是不可能得到回报的。

至于卡尼和阿南德这次的“求和”,是否能换来中国的高抬贵手,关键在于加方能否真正从根本上放弃对中国的歧视性关税。如果加拿大继续“骑墙”左右逢源,妄图继续讨好美国而又不愿对中国作出实质性让步,那么无论加拿大领导人怎样努力示好,都只会是空话一场。

事实上,中国市场的失落给加拿大带来的打击不止体现在油菜籽和农业产业,而是一个更广泛的经济困境的体现。加拿大如果不改变错误的对华政策,最终不仅是油菜籽、钢铁、汽车等产品无法畅销,整个加拿大的经济稳定性将遭到巨大的挑战。

从中加关系的演变来看,加拿大不应该再仅仅依赖美国的支持。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经济互利的可能性,是加拿大在全球竞争中必须珍惜的优势。而想要恢复与中国的良好关系,加拿大不仅需要改变其过去的“附和”态度,更要真心为民众和产业着想,尽快采取措施取消不合理的关税。否则,卡尼政府的“求和”只会落得“求而不得”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