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关羽这么讲义气,为何一直轻视士大夫群体?

在整个三国时代,文人士大夫群体都是稀缺的宝贝。一方面,他们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在军阀混战中获得胜利。诸如诸葛亮、郭嘉、荀

在整个三国时代,文人士大夫群体都是稀缺的宝贝。一方面,他们可以为君主出谋划策,在军阀混战中获得胜利。诸如诸葛亮、郭嘉、荀彧等杰出谋士,便是这类士大夫的代表。另一方面,士大夫是治国理政的好手,尤其在三国乱世当中,钱粮赋税调度等内政事务任务繁重,绝对不是冲锋陷阵的武将们可以胜任。但令人不解的是,关羽却并不认同士大夫这个群体,而且一直都很轻视,这是为啥呢?

有人说,这就是关羽的傲气使然,看谁都居高临下,如同天神审视蝼蚁一般。这话其实不对,因为关羽虽然傲气,可是对手下士兵非常好。只不过,关羽就是看不上士大夫这个群体而已。可能在刘备集团内部,为了给诸葛亮等士大夫留个体面,关二爷不会当面开怼,但根据史书记载,在许昌跟着曹操混饭吃的那段日子里,关羽拒绝一切与士大夫群体的社交,因此落了个“骄于士大夫”的标签评价,并且伴随了他的一生。

当然,真实的情况可能不是关羽不给面子,而是搭不上话,融不进圈子。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大家举行宴会宾主落座后,荀彧等文人士大夫脱口而出的是“飞熊之吉梦”,酒劲儿上来了还信手拈来赋诗一首,可关羽是地地道道的底层草根逆袭啊!他能说个啥?只能是讪讪陪笑,真到了自己发言时,苦思冥想半个小时也就只能来一句“仗义总是屠狗辈”!尴尬不?而由此来说,为啥关羽总是一副大红脸的形象示人,估计就是在许昌被这群文人士大夫排挤边缘搞出来的。

而且,关羽还有黑历史,身上背着官司呢!有了这种人生经历,其实根本做不到文人士大夫群体那样光明正大。就算战场上再怎么英雄了得,可终归是一个在逃的通缉犯。对于这样的人,士大夫群体有谁会愿意倾心相交呢?能维持个面和心不和就不错了!但是,到了刘备集团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泥腿子出身,谁都有一段见不得光的岁月,那肯定不存在隔阂。至于当时的普通士兵群体,那更是底层里的底层,关羽对他们好,其实更像是一种施舍,对于关羽的傲气和自尊心都是一种极大满足。

所以,当初诸葛亮刚给刘备卖命的时候,关羽就特别瞧不上他,平时阳奉阴违说点怪话肯定是常态,到了刘备率军入川后,把诸葛亮留在荆州镇守大本营,关羽估计就更气了!他这辈子都在战场上搏命,没想到关键时刻竟然还要被一个白面书生使唤来使唤去。尤其是,和自己亲如兄弟的张飞特别推崇文人士大夫,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对于关羽的这个心态,刘备也门儿清得很,于是果断下令让诸葛亮和张飞率军入川,让关羽负责荆州的一切。

而这也就解释了,为啥后来刘备都当了汉中王,也没有给荆州增配一个谋士的原因。说白了,关二爷就是和文人玩不到一起!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1
2025-09-30 11:09
国家快亡的时候,匹夫才有责[笑着哭]
海阔天空任鸟飞
海阔天空任鸟飞 1
2025-10-07 09:36
汉末北方这样的人太多,动荡源泉。刘备卖草鞋的不安分拿着剑去砍人想建功立业,关羽卖枣的抡个刀看人想建功立业,张飞屠夫用枪捅人想建功立业,北方人都这样到处聚义,比香港古惑仔狠百倍。所以,司马家统一三国,但对曹魏北方血腥屠,不让,编草鞋卖枣的屠夫等,不务正业,拿家伙想建功立业,国家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