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常可以听到“情绪稳定”这个词。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情绪稳定”成了一个人情绪好最高的赞誉,而“情绪不稳定”则成了需要遮掩的弱点。
事实是,那些真正情绪稳定的人,恰恰是从接纳自己的情绪不稳定开始的。
1、别被“情绪稳定”这个词给骗了
想想看,当你感到焦虑、愤怒或悲伤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允许自己感受这些情绪,还是立刻批判自己:“我不该有这种感觉”?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一针见血地说过:“你所抗拒的,不仅会持续存在,还会不断壮大。”
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当我们试图压抑某种情绪时,实际上是在放大它。
就像告诉你“不要想粉色的大象”,你脑海中第一时间浮现的就是粉色大象。
我有个朋友小琳,一直是大家眼中的“情绪稳定典范”。
直到有一天,她因为一袋打翻的牛奶痛哭失声,后来才知道,那是长期情绪压抑后的决堤。
真正的情绪稳定,不是永远平静,而是如海洋般,有潮起潮落,却不会因为一场风暴就失去自己的本质。
2、情绪没有好坏
情绪没有好坏,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都是合理的。
焦虑是在提醒你为重要事情做准备;愤怒是在告诉你边界被侵犯了;悲伤是在暗示你需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
心理学家苏珊在《情绪敏捷》一书中提出:“情绪本身就是数据,它们不是命令。”
每个情绪都承载着重要信息,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稳定”而拒绝聆听这些声音,就等于切断了与自我最直接的连接通道。
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难过、委屈,每一个情绪都是我们内在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接纳情绪不稳定
什么是真正的情绪稳定?它不是没有波澜,而是能够在情绪风暴中保持觉察,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我会好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泰森·马修提出“情绪耐受窗”理论:每个人的情绪都有一个耐受范围。
当我们不断练习接纳各种情绪,这个窗户就会越来越宽,能够容纳更强烈的情绪波动而不失控。
承认自己的情绪不稳定,恰恰是建立真正情绪稳定的基石。
4、如何练习“接纳情绪不稳定”?
① 给情绪命名
当情绪来袭,试着准确描述它,比如把“我觉得不舒服”这类模糊的词汇,变为“委屈”等确定的词汇来描述的自己的感受。
给情绪命名,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需求,也便于去接受。
② 允许情绪存在
对自己说:“我允许自己感到焦虑/愤怒/悲伤。”这不是放纵情绪控制你,而是承认它的存在。
③ 探寻情绪背后的需求
问自己:“这个情绪想告诉我什么?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然后,去解决问题,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真正的情绪稳定,不是永远平静的假象,而是与自己的情绪波动成为朋友的能力。
它像竹子的韧性,随风弯曲却不折断;像大海的深度,表面波涛汹涌,深处却保持宁静。
下一次当你感到情绪不稳定时,试着对自己温柔一点:“嘿,你来了,我知道你是来告诉我些什么的。”
然后,倾听它,感谢它,陪伴它。
这才是真正情绪稳定的开始,从接纳所有不稳定的、波动的、真实的情感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