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复杂,历史人物尤其如此,比如你知道李密的《陈情表》,却不知道他曾经是蜀汉的旧臣;你知道曹植很有才华,但曹丕其实也并不差多少。今天聊聊桓范这个人物,我之前只知道他是一个很有才能得人,后来才知道他居然是一个很残暴的人!

桓范,字元则,出身龙亢桓氏,累世官宦。东汉末年,桓范入丞相(曹操)府任职。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为羽林左监,因为有才学,与王象等共撰《皇览》。据学者田余庆推断,桓范就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的主要人物,桓温、桓玄都是其后代。
魏明帝曹叡在位时,桓范历任中领军、尚书、东中郎将、使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担任中领军期间向明帝曹叡举荐徐宣道:“臣下听说帝王用人,根据不同的情况任用不同的人才;争夺天下的时候,以是否有谋略做先决条件;平定天下以后,则以是否忠义做首要标准。

因此晋文公采用舅犯的计策败楚人于城濮,却优先奖励了批评舅犯之策是‘竭泽而渔’的雍季;高祖刘邦生前重用足智多谋的陈平,临死却把善后的事托付给周勃。我看尚书徐宣,品行忠厚,秉性刚直,且刚劲坚强,有扶保社稷的大气节。如今仆射之职空缺,我觉得没有比徐宣更合适的人选了。”于是曹叡便任命徐宣为左仆射。
持节、都督青徐诸军事时,桓范任内与徐州刺史邹岐有房屋纠纷,桓范意图用使持节的职权斩杀邹岐,被邹岐上奏告发而免官。从桓范早年经历来看,出身大族、才华横溢、举荐贤良,似乎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大臣。
残忍杀害怀孕的妻子但桓范也有很大的缺点,他接下来干的这件事情简直让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
调任兖州刺史后桓范郁郁寡欢,后来听闻自己即将转任为冀州牧,因当时冀州归镇北将军吕昭统领,而吕昭的资历才能本在桓范之后,桓范便对自己的妻子仲长氏抱怨说:“我宁愿在朝中当诸卿向三公长跪,也不愿屈居于吕子展之下。”
妻子仲长氏则说道:“夫君之前在东方任职都督青州、徐州之时,因欲擅自斩杀徐州刺史而获罪,人们都说夫君你不会做上司,现在又羞于屈居吕昭之下,这又是不会做下属了。”桓范一听妻子的话戳中自己的要害,恼羞成怒,拿起环首刀就用刀环猛戳妻子的肚子。

仲长氏当时正好怀孕,受伤流产,不久就死了。这尼玛,虽然古代社会女性地位较低,但你这样一尸两命,连妻子带自己的孩子全部亲手害死,实在是有些太残暴了吧。说到底,其实就是桓范恃才傲物,眼里容不下沙子,他的妻子只是说出了这个事实。
曹爽的智囊,差点挫败司马懿的阴谋范说爽使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兄弟犹豫未决,范重谓羲曰:"当今日,卿门户求贫贱复可得乎?且匹夫持质一人,尚欲望活,今卿与天子相随,令於天下,谁敢不应者?"——《三国志·诸夏侯曹传》
少帝曹芳即位后桓范担任大司农,掌管全国粮草调度。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率军屯驻洛水浮桥,以太后名义下诏逼迫曹爽就范。桓范逃出洛阳城投奔曹爽,他们带着皇帝到许昌,以皇帝为号召要求全国其他军事力量支援,与司马懿对抗;又以大司农印绶担保不会缺粮。
当初司马懿看到桓范逃走,后对蒋济说:“智囊往矣。”蒋济则说:“曹爽对桓范内在疏远,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桓范的计策。”果然曹爽兄弟都不能采纳桓范的建议,纠结了一晚上后曹爽更决心要罢官投降,以为顺从地交出权力还可以继续富裕奢华的侯爵生活,保存家族。

桓范见此大哭着说:“曹子丹(曹真)是大英雄。可他这三个儿子,简直都是蠢猪!那会料想今天因为你们的原因使我灭族!”果然曹爽投降后,桓范同曹爽等一起被诛灭三族。
桓范的性格是有问题的,虽然他出身名门,才华横溢,但与同僚不睦,而且不肯屈于人下。妻子只是说了实情,以此来劝谏他,结果居然被残忍杀害,从这个角度来说,曹爽不采纳他的计策,最终被司马懿诛杀,也是罪有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