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四次入侵中国,妄图蛇吞象,以小博大。
最近,日本部署远程导弹,射程覆盖江浙沪。看到这个新闻,有什么感想?
小日子亡我之心不死。
日本在历史上,曾经不自量力,对中国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分别是:白江口之战(663年)、万历朝鲜战争(1592-1598年)、甲午战争(1894-1895年)和全面侵华战争(1931-1945年)。
第一次侵华:白江口之战(663年)
背景:唐朝时期,日本借朝鲜半岛内乱(百济与新罗之争),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中国。
过程:唐朝名将刘仁轨率1.3万水军,以170余艘战舰,强势碾压,击败日军4万余人及千艘战船,焚毁日军舰队,日军当时拿着简陋的武器,死伤惨重,白江口沿线河流,流血漂橹,丢盔卸甲,一片兽血沸腾。
日本输到脱裤子,白江口之战,教日本做人一千年!
结果:日本战败后近千年不敢大规模犯华,并派遣遣唐使制度学习唐朝文化。
第二次侵华:明朝时,万历朝鲜战争(1592-1598年)
背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野心膨胀,觉得自己“又行了”,提出“迁都北京”计划,意图吞并朝鲜并侵略中国。
过程:日军两次入侵朝鲜,明朝派李如松等将领率军援朝,经历平壤大捷、露梁海战等关键战役。
结果:日军被彻底战败,丰臣秀吉含恨而终,日本侵略野心暂时受挫。
第三次侵华:清末时,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举国侵华(1894-1895年)
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推行“大陆政策”,蓄意挑起战争争夺朝鲜及中国东北控制权。
过程:李鸿章操练水师前期进展迅速,光绪帝老师翁同龢因私利与李鸿章争权误国,故意指使户部停饷一年,压着供给不放,战备奇缺,慈禧过生日挪用国库,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弹药都是掺的沙子,李鸿章没有将这种现象挽回,大肆挪用公款。北洋水师广大官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力战而亡,全军覆没,几人误我华夏百年,旅顺大屠杀造成2万平民死亡。
结果: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赔偿2.3亿两白银,东亚格局彻底改变。
列强见我国政治一盘散沙,勾心斗角,内斗严重,一盘散沙,纷纷加大对我国的蚕食鲸吞。
第四次侵华:日本孤注一掷,举国侵华(1931-1945年)。
背景:日本趁中国羸弱之际,发动战争,妄图蛇吞象,以小博大,妄图吞并中国,远离资源贫瘠的小岛。
过程:淞沪会战,南徐州会战,长沙会战,革命先辈拿着简陋的武器,有缺陷的后勤补给,悍不畏死,坚持抗战,最终在全民抗战,以及持久战中,把日本消耗得一蹶不振,精神萎靡。
结果: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的重要一员,反法西斯战线东方战场的中流砥柱,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也让日本消耗巨大,力不从心,行将就木。战争后期,日本青黄不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童子兵。
抗战时中国派出远征军征战缅甸,解救在缅甸被日本围困得差点全军覆没的英法联军,做出了卓越贡献,日本战争消耗巨大,石油受限,偷袭珍珠港,美国的两颗原子弹,提前几年结束了日本侵华战争的进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其实我国在历史上,有很多对手,但最后它们的结局,都是被我们所灭,或者融入了华夏的这个大家庭。
夏商周时,有戎狄,秦汉时,有匈奴,魏晋时,有匈奴、鲜卑、羯、羌、氐族,五胡乱华。隋唐时,有突厥,宋朝时,有契丹,明朝时,中期有瓦剌、鞑靼,后期有女真,
大多数跟我们敌对的国家,最终都被我们所灭国,其他的残余势力,或远逃漠北,或干脆加入我国的怀抱,如李世民时,李世民被各周边民族首领称天可汗,东突厥甚至主动投诚,加入唐朝。
唐朝外交家王玄策出使西域,意外卷入中天竺(印度数十个邦国中的一个)王子篡位事件,向吐蕃和泥婆罗(今尼泊尔)借兵一万,俘获国王阿那罗顺,俘虏1.2万人,全部押送至长安献捷。一人灭一国。
回到正题,二战后,美国驻军日本,日本在美国大兵的欺压凌辱中忍辱偷生,摇尾乞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开启与美军的换种计划,如此“忠心”得到美国的认可和扶植,主动当起美国反华的急先锋,
对华出言不逊,日本自卫队扩编,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甚至狂言,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最近还宣称部署远程导弹,射程覆盖江浙沪。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四次入侵中国,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反思自己?
除恶务尽。
日本是一个慕强的民族,“知小礼而无大义,拘小节而无大德,重末节而轻廉耻,畏威而不怀德,强必寇盗,弱必卑伏。
那就展示我们的强势,有机会还是要灭了日本,将它作为一个省份,从小汉化他们,教他们从小学汉语,以绝后患。
然后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传统民俗文化,艺伎和性交易合法化,赚全世界的钱。
到这里,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四次入侵中国,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反思自己的这一文章,就写完了,你们怎么看?感兴趣的欢迎点赞,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