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说起威震寰宇,引来非议千年的“雄主暴君”,一般人都会想起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隋炀帝杨广、明成祖朱棣。此四人者,皆大一统之天子,他们手握天下威柄,独断专行,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五千年来其余君主,恐怕再没有比他们更为强势的了!
然而秦始皇、汉武帝、明成祖三人皆得成功而善终,唯有杨广一人身败名裂,死于非命,这是为什么呢?秦始皇修万里长城,汉武帝虚耗海内,打通西域,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包括隋炀帝开凿千里大运河,他们没有一人是省油的灯,为何偏偏杨广没落下一个好的下场呢?在此,我们只看一点,那就是他们的子孙,秦始皇驾崩后,长子扶苏含冤自尽,胡亥尽杀兄弟姐妹,最终秦朝二世而亡,不过胡亥亡秦,这也是在始皇帝离世之后的事了,若秦皇在时,天下谁敢叛逆?
汉武帝在世时,则有六个儿子,其中三个儿子都和帝位有缘,长子刘据本来是个好太子,后来巫蛊之祸,才丢了性命,不过后来第五子昌邑王刘髆也差点做了皇帝,可惜他的好舅舅贰师将军李广利,不幸投降了匈奴,刘髆失去了依靠,才没有登上帝位,然而他的儿子刘贺后来还是上位二十七天,虽说昙花一现,但也填补了大汉王朝最细微的真空期,皇位终究没有空悬久待。
汉武帝的幼子刘弗陵,是为汉昭帝,著名的“昭宣中兴”也是从他与民休息开始的。所以汉武帝固然好大喜功,威风与挥霍了一辈子,尚有子嗣撑着,所以汉室衰而能振也!更别说汉昭帝之后,太子刘据的孙子,即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又接力而上,汉朝四百年之基业实非虚妄!
再看明成祖朱棣,五伐漠北,对安南用兵,对西洋耀武,没少折腾,但他的宝贝儿子太子朱高炽,即明仁宗监国二十余年,使江山稳固,后方不乱,其子好圣孙朱赡基又紧承其后,“仁宣之治”由此而兴,永乐在世时,自然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可再看隋世祖明皇帝杨广,实在是可怜,虽说有三子六孙,居然没有一人可为“乃父”撑起江山来,当中二子五孙尽皆惨死,自己最后也被逆臣所锁喉勒杀,呜呼哀哉!
原本他杨广为父平定南陈,对兄弟也是铁血无情,软硬兼施把帝位抢到手,为何儿子与孙子们就如此不济了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隋世祖明皇帝的三子六孙都是什么货色?看官们,也好从皇嗣子孙这一方面,评一评隋朝速亡之由。
隋炀帝杨广有三个儿子,萧皇后生了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另外一个萧嫔生下了赵王杨杲。元德太子杨昭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子,他生下来的时候就被爷爷隋高祖文皇帝杨坚放在宫中抚养,杨昭三岁的时候,跑在玄武门前玩门前石狮子,隋文帝与独孤文献皇后后来走了过来,当时隋文帝恰好有腰痛,就举手倚着独孤氏,杨昭就觉得不好意思,要躲避开来,而且这样做了三次。
隋文帝叹息道:“这真是个天生的敦厚长者啊,这么小就知道非礼勿视,这是谁教他的呢?”从此对这外嫡长孙非常好奇,隋文帝曾对他说道:“要给你娶新妇了!”吓得杨昭立马哭了出来,杨坚问他为何而哭,杨昭答道:“皇叔汉王还没结婚的时候,可以在皇上你的宫中居住,一朝娶了新妇,便要搬出宫去了,孙儿害怕离开爷爷,所以就啼哭了起来!”隋文帝叹息他是一个至诚至孝的孩子,就特别钟爱于他。
杨昭长到十二岁的时候,被册立为河南王,隋文帝仁寿年初,又被晋升为了晋王,也就是承袭他的亲爸爸杨广当年的王爵,同时还官拜内史令,兼左卫大将军,过了三年,又转任雍州牧。太子杨广即位后,隋炀帝很快巡幸东都洛阳宫,杨昭则奉诏留守于京师大兴城。
大业元年,杨广遣使到大兴册立杨昭为皇太子。杨昭很有武力,能拉开极硬的强弩,可他性情谦和,说话的时候,神色总是谨慎恭顺的样子,从来没有对人发生过脾气,有让他大为嫌弃和想责备的人,他也只会说“这人如何大不是”而已。他平时吃的饭茶也不许有很多品种,帷帐和睡席都极其俭素,他的臣属官吏有年老父母者,他必定亲自询问他们是否安好,每到过年的时候,他都会给予他们赏赐和恩惠。他的仁爱就是如此。
大业二年,杨昭见父皇杨广在洛阳玩得不想回大兴了,于是不敢再做这个留守太子,吓得赶紧东往洛阳来朝见,在洛阳呆了几个月后,发现天下没出什么事,杨广就要派他回大兴,杨昭却还想多留在杨广身边几天,隋炀帝不允许,杨昭还是拜请了无数次,他身边素来肥胖,所以不久便积劳成疾了。隋炀帝居然派巫者来给他看病,并说道:“这是皇上的大哥,废太子、房陵王杨勇魂魄作祟!”不久,杨昭就薨逝了。
气得隋炀帝下诏命内史侍郎虞世基写下了哀册之文,杨广对这个儿子深为追念和哀悼。杨昭也有三个儿子,韦妃生下了代王杨侑,后来落在唐高祖李渊手中,做了隋恭帝,后来禅位给了李渊,唐武德二年就薨逝了,其死因至今是谜。大刘良娣生了燕王杨倓。小刘良娣则生下了越王杨侗,后来落在了王世充手里做了隋皇泰帝,王世充也同样篡逆自立为郑帝,杨侗被下毒酒杀害。
燕王杨倓,字仁安,他从小就非常聪敏有智慧,且长得非常俊俏有好的仪表。杨倓是隋炀帝诸孙当中特为钟爱者,常带在身边,祖孙形影不离。杨倓非常喜欢读书,尤其注重儒学,他对儒学礼法的深诣,就像一个成年的学者一样。他的亲妈妈早逝,每到忌日,他总是呜咽哀哭不已,隋炀帝对他也是越来越惊奇,后来在江都,宇文化及弑杀炀帝篡逆的时候,杨倓早发现了会有变故,想要入宫奏说此事,可又怕被宇文化及发现。
杨倓于是找来了梁国公萧钜、千牛卫大将军宇文三白穿过芳林门一侧的排水孔进入了行宫,到了玄武门的时候,他先是以诡言奏道:“臣突然中了风,命悬一线,请求当面与陛下诀别,死无所恨也!”他就这样想要见到隋炀帝,结果却被司宫者所阻拦,最后也不能把消息传递给杨广,后来宇文化及发难,杨倓就这样被斩杀了,终年十六岁。
越王杨侗字仁谨,长得也很俊美,性情宽厚,大业二年,被杨广册立为越王,隋炀帝每次巡幸在外,杨侗常留守于东都洛阳。后来杨素的儿子杨玄感直接起兵反叛,吓得杨侗赶紧和民部尚书樊子盖带兵抗拒,民部尚书后来改为户部,是为了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后来杨玄感之乱被平定,杨侗直接跑到高阳来朝见隋炀帝,当即就被授予高阳太守一职。后来又以本来的官职继续留守洛阳。
大业十三年,隋炀帝南下江都,又令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摄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大将军皇甫无逸等总管洛阳东都留台事务。宇文化及缢杀杨广之后,元文都等商议,拥立杨侗为帝,因为他是元德太子杨昭之子,是杨广最亲的孙子,于是大家都共尊他登上称帝位,并改年号为“皇泰”。
又给杨广谥号为明皇帝,庙号世祖。皇泰帝于是追尊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世宗。尊其母刘良娣为皇太后,以段达为纳言大臣、右翊卫大将军、摄礼部尚书,王世充也为纳言、左翊卫大将军、摄吏部尚书,元文都为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亦为内史令,皇甫无逸为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为内史侍郎,赵长文为黄门侍郎,皇泰帝将天下机务都交给了这些人,并给他们颁发了金书铁券,然后藏在深宫之中,当时洛阳人称段达等七人为“七贵”。
没过多久,宇文化及也强行扶立杨广的三弟,被自己老婆毒死的秦王杨俊长子杨浩为天子,他们从江都跑到了彭城,一路上他们经达的城邑,大多数都追随宇文化及叛逆。杨侗听说杨浩北上而来,心中大为恐怕,于是遣使者盖琮、马公某前往招揽李密来相助,李密于是遣使请降,接受隋朝的招安,杨侗得李密相助大喜,对他的使者礼遇甚厚,立马就任命李密做了太尉、尚书令、魏国公,令他带兵抗拒宇文化及。
皇泰帝下诏言道:我大隋拥有全天下,至今已经有三十八年了,高祖文皇帝阿坚圣略神功,才恢复了五胡陆沉、南北对峙的数百年正夏江山,世祖明皇帝阿广更是则天法地,以他极大的威严使华戎合而为一,东打辽东以外的高氏,西破草原部众,他的威名就像日月之所临,风雨之所至,普天之下莫不为我大隋臣妾,我们的礼乐横扫寰宇与四海,万物皆受大隋所赐。
可现在世祖明皇帝被宇文化及给弑杀了,寡人五情崩陨,嚎哭不止,内心的悲伤不能自胜,贼臣逆子化及,原本就是个庸碌的小人,他的亲爸爸宇文述深受我们家的厚遇,还赐了婚,将他们一家置于三公宰辅之位,位尊九卿之上,禄重万钟粟粮,礼极人臣,荣冠世表,他们家承接了海岳一样的隆恩,却没有为大隋付出涓尘之益。宇文化及只有下等的才能,却倍受炀帝顾盼,得以出入禁宫内外,天天可以站在殿陛之间。
他在炀帝做晋王时,就被陪着前往藩国,后来炀帝做了太子,他又统领了禁卫兵马,等到炀帝登上帝位,他又被晋升到了九卿之位,可宇文化及本性凶狠,又污浊又贪婪,或结交恶徒,或到处劫掠财货,搞得天下刑狱极重,牢房全都是满员,狱简案卷堆积如山,而炀帝对他还是不遗余力的好,不管是头上的簪子,还是脚上的鞋履,哪怕草芥一般的事情都要加恩于他,他们简直死有余辜,可每次获罪他们都得到了宽恕和豁免。三次解除了罪行,不久都恢复了本职官位,即便是被迁徙到边地,都能追还他们归来。
再生之恩已经达到了顶点,昊天之恩都没有达到这样情义者,这真是极为罕见啊!宇文化及就是枭獍之辈,獍是上古的一种野兽,生下来就会吃掉自己的母亲。他简直禽兽都不如,只会纵毒兴祸,倾覆江都行宫,诸王兄弟也一并受到了残害,宇文化及又在北上的路上痛施暴行,天下都都不忍说出他们的残忍,夏朝有穷氏的后羿,周幽王时的犬戎,都没有这样恶劣,寡人对他可谓刻骨崩心,恨不能捉住他饮胆尝血,如果不报此仇,寡人一生都无处容身。
如今王公卿士,还有百官群臣,都扶着我登上帝位,我不能让大隋江山覆灭,天下那些元凶巨猾,都要及早殄灭,现在你们都拥戴我做了皇帝,承嗣了炀帝的江山,现在寡人就是怕自己德薄,志大才疏,不能完成兴复大隋的大愿。寡人现在脱掉了孝服,披上了铠甲,为我炀帝鸣冤誓众,忍泪治兵,指日亲征,以平大盗。
如今宇文化及拥立了秦王杨俊皇叔的儿子杨浩为伪帝,实则杨浩被他幽禁囚住,而化及自己自称霸主相国,出入就像九五之尊一样,完全像皇帝一样,身居宫闱之中,昂首扬眉,完全没有愧色,这使得衣冠之士,都害怕这样凶狠的逆臣,志士忠诚都非常愤怨,而寡人的义师,顺天道而行,朝夕之间一定要灭了宇文化及这样的丑类枭雄。
太尉、尚书令、魏国公阿密丹心赤诚发于腹内,他有宏略向外举事,率勤王之师,讨伐违天之逆贼,他果敢坚毅,万事争先,在熊罴竞逐之世,金鼓之声震耳欲聋,天下之人都像烈火焚毛一样危急,四方锋刃纵横,天下人的境遇如沸汤又如冰雪,魏公密志在匡扶社稷,接济天下,他振臂前驱,加上寡人亲御六军,大家星夜进兵,以这样众多的兵马,顺天之举,恐怕高山都会被撼动,坚石都会被射穿,而宇文化及的徒众,都是离心离德之辈,他身边那些禁军的侍卫们,都向西追忆长安家乡,江左淳朴的民众,还他们也不想跑到河南、山东来,他们都向南思念自己的城邦郡邑,他们给洛阳送来表文和奏书络绎不绝。
若寡人的王师一旦来临,叛军见到我们大隋旧章故典之风采,自应解甲倒戈,冰消叶散,且寡人听说宇文化及如今非常放肆,这是老天要夺其逆心,他杀戮那么多无辜,挫伤和羞辱天下士子,百姓在道路上对他无不侧目,人们无不哭天喊地,寡人如今一定要为先帝复仇雪耻,斩杀宇文逆贼,车裂其身,以拯救天下苍生,唯有上天庇佑我大隋宗社,亿兆百姓也会深感我王师之义,俱会通达寡人之心。斩杀元凶之后,寡人还要设宴庆功,大封功臣,这样四海就可以安泰了,这样寡人就称意了,而如今兵术军机,全交由魏公节制。
李密见到皇泰帝的使者,大为喜悦,立马朝北跪拜,执臣礼甚为恭顺,李密于是带兵往东抗拒宇文化及,而杨侗手下的“七贵”却不同心协力,而且相互之间都在搞阴谋要自相残杀。没过多久,元文都、卢楚、郭文懿、赵文长等都被王世充所杀,皇甫无逸都逃回了长安。
王世充就跑到杨侗面前谢罪,他的言辞非常哀苦,杨侗就信以为真,认为他极为至诚,就命他上殿,披发与之结盟,并发誓没有异志。而杨侗很快什么事都管不了了,他内心就非常不平,于是就和手下记室陆士季图谋王世充,最后下不了手就中止了。等到王世充击破李密,众望则归附于老王,王某于是自立为郑王,并且总领百官,又加九锡之礼,并配备天子御用之物,杨侗完全禁止不了。
段达、云定兴等十余人入宫拜见杨侗言道:“天命是无常的,郑王功德甚高,愿陛下揖让行受禅礼,遵从尧舜的古迹!”杨侗听了之后,发怒道:“天下者乃高祖隋文帝之天下,东都者,是世祖明皇帝杨广的东都,若我隋室之德未衰,你们这话就不能说出口来,如果天命要改变,又何须到寡人面前议论禅让呢?公等或是先帝的旧臣,都有好几代人受到了恩惠,也有曾经勤王立节的功臣,身服高档官袍,怎么忽然说这样的话呢?寡人对你们还有指望?”
他的神色非常凄凉,侍卫们无不流汗。后来退朝,他对生母刘良娣一起哭泣,王世充则派人对杨侗说道:“如今海内未定,需要一个长者来做君王,等到四方安定,我再让陛下恢复帝位,必定会像之前的盟约一样,义不违背和辜负!”杨侗不得已,只好逊位给了王世充,然后他就被幽禁于含凉殿,王世充于是僭越帝位,封杨侗为大郑潞国公,封邑五千户。
一个月之后,宇文儒童、裴仁基等图谋诛杀王世充,重新扶立杨侗为帝,结果事情败露,一并被杀害。王世充的兄长王世恽于是劝他斩杀杨侗,以断绝天下百姓的念想。世充又派出他的侄儿王行本带着毒酒到杨侗面前,说道:“愿陛下饮此酒!”杨侗自知不免,于是请求和自己生母相见,结果不被允许。杨侗于是坐在席子上焚香,言道:“从今往后,愿不要转世生于帝王尊贵之家!”说完就喝下毒酒,一时没有气绝,王行本又叫人将他活活缢杀,世充给他的谥号也是“恭皇帝”。
齐王杨暕,字世朏,小字阿孩,他长得也非常俊美,眉目精致,年少时爷爷隋文帝也很喜欢他。开皇年间,被册立为豫章王,食邑千户,后来年长,读了很多书,又会骑射,武艺很高超,起初被任命为内史令。仁寿年间,又被任命为扬州大总管、沿淮以南诸路兵军大都督。隋炀帝即位后,进封为齐王,增加食邑四千户。大业二年,杨广刚来到了东都,他要摆出仪仗校阅禁军,杨暕就做了军中向导。
不久后,杨暕转任豫州牧,没过多久,太子杨昭薨逝,朝野都认为杨暕要做新太子了。杨广也命吏部尚书牛弘妙来给他先选官属,公卿百官都将自己的子弟推荐上去。第二年,杨暕又转任雍州牧,不久又改任河南府尹、开府仪同三司。杨昭生前左右有二万余人,如今也隶属于杨暕了,他的宠遇也越来越隆重,自乐平公主及诸宗亲外戚都跑来向他送礼,百官直接当他是太子来拜谒他,整个道路上都是叫喊千岁之声。
可这个杨暕却越来越骄狂,又亲近小人,做了许多不法之事,他又派乔令则、刘虔安、裴该、皇甫谌、库狄仲锜、陈智伟等人到处搜罗好狗好马和美女乐师。乔令则等手下也因此越来越放纵,一看到民家有美女,就直接打着齐王的旗号,直接捉入齐王府,并且藏到隐蔽的地方,为所欲为,然后又把人家放回去。仲锜、智伟二人又跑到陇西,各种欺凌诸胡部众,责令他们上交名马,最后得了数匹进献到了齐王那里。
杨暕命他们还给原主,仲锜等人却对外诈言说这是齐王所赐,就牵到自己家里去了,杨暕完全不知道。后来乐平公主又上奏杨广,说柳氏之女非常美,隋炀帝却没有做任回答。过了很久,公主又将柳氏女进献给了齐王。齐王立马纳娶了她。后来炀帝问公主柳氏女在哪里?公主答说:“在齐王的住所。”隋炀帝就非常不高兴。
杨暕又在东都营建自己的府邸,大门无故而崩,他在处理事务之时房梁又突然折断,有识之人都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后来他又跟着隋炀帝巡幸到了榆林,杨暕又带着五万步骑大军殿后,他常与杨广相距数十里而安营下寨。当杨广在汾阳行宫大行狩猎的时候,传诏杨暕带着千余骑兵入围来耍,杨暕射杀了很多麋鹿来献,可杨广自己却没有射到几只,于是对从官非常恼怒,这时左右都说是齐王的侍从阻挡了野兽过来,才没有让皇上捉获。杨广于是天威震怒,下令百官告发杨暕所有的罪行与过失。
当时的律法是县令无故不得离开本境,这时有伊阙县令皇甫诩得宠于杨暕,他就违禁跑到了汾阳行宫来找齐王。还有一个京兆人达奚通有一个小妾王氏非常能跳舞,勋贵游玩与设宴娶在一起,基本都会把她叫来助兴,这个王氏辗转就出入于齐王之家。御史韦德裕就奉旨把这几件事在皇帝面前抖了出来,气得杨广令甲士千余人在齐王府大兴搜索,来穷究其事。
齐王的妃子韦氏,是民部尚书韦冲之女,早亡。杨暕于是又与韦妃的姐姐元氏夫人做了“好朋友”,后来还生下一个女儿,外人皆不得知。后来杨暕命乔令则将这个女儿引到内府的宴会上,然后令则为齐王称庆,甚至脱掉了杨暕的帽子做作乐。杨暕又征召相士遍视后庭的姬妾,相士指着元夫人说道:“这个生过孩子的女人当为皇后,大王你贵不可言!”当时杨广还没有立下新的太子,杨暕认为自己按顺序一定能当上,又想着大哥还有三个儿子,内心常不安定,就偷偷搞了左道之事,来行厌胜之术。
到这个时候,事情全被发觉了,杨广大怒,斩杀了令则等数人,元夫人也被赐死,齐王府的幕僚全都被流放到极边远之地,当时赵王杨杲还是个很小的孩子,杨广对侍臣们说道:“寡人现在只有杨暕这一个成年的儿子,要不然的话,寡人一定要将这个逆子斩杀在西市,以明正国典!”杨暕从此再也没有了恩宠,虽然还在做河南府尹,却再也没有权力掌管事务了。
杨广又常派出武贲郎将一人来监管齐王府事,杨暕一有什么小过失,武贲郎将就立马上奏,可杨广还是常忧虑杨暕会发动兵变,所以派给他的人马都是老弱之人,仅仅表面上配备侍从而已。齐王也每天心怀危惧,非常不安定,后来杨广在江都行宫,过年设宴,杨暕穿朝服入宫觐见,衣裳却无故流出血来,他坐在堂中,又看到数十个老鼠跑到他跟前,突然就死了,一看全都没有头,杨暕见了极为厌恶。不久,宇文化及作乱,叛军将来进犯行宫,杨广听说后,对着萧皇后说道:“难道是杨暕反叛了吗?”可见当时父子之间有多疏远和猜忌。
后来宇文化及又派人捉拿杨暕,杨暕当时还在睡觉没有起来,叛军冲了进来,杨暕惊问道:“你是什么人?”当场没有一个人回答他,他还以为是杨广叫人来捉他,于是说道:“诏使大人你且缓一缓,儿臣不负大隋也!”可叛军却直接将他拖到大街上斩杀,到死他都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的两个儿子也一同遇害,杨暕终年三十四岁。他还有一个遗腹子杨某道,后来与奶奶萧皇后一同进入了草原十八部众,处罗可汗封其为隋王,中原人沦落到北藩者,都被安排在他的麾下,他也被安置在定襄城居住,后来草原部众被唐太宗所灭,杨某道也归于大唐,被授予员外散骑侍郎一职。
赵王杨杲,小字季子,七岁的时候,就在大业九年被封为了赵王,不久又被授予光禄大夫,官拜河南府尹,后来又跟着杨广巡幸淮南,没过几天又奉诏出任了江都太守。杨杲非常聪明,长得也帅气,杨广写过的诗词歌赋,他大多数都能背诵,他性情至孝,常见杨广生病不吃东西,杨杲也终日不食。萧皇后要施灸,杨杲也先请受灸,萧皇后不允许,杨杲就哭着请求道:“皇后所服之药,儿臣全都要尝一遍,如今皇后要施灸,儿臣愿先尝试!”说完,呜咽不已。
萧皇后于是为了他停止施灸,对他的宠爱竟到了这个地步。后来宇文化及反叛,杨杲就在杨广身旁,他哭得非常悲伤,裴虔通直接派人将杨杲斩杀于御前,鲜血直接溅到了杨广龙袍之上,终年十二岁。史臣说道:“杨昭是个谨慎、稳重、文雅的君子,他有人君之度,可惜死得太早,实在可悲!齐王杨暕聪明过人,可惜志气不高,又骄狂僭越,所以受到了杨广的疏远和猜忌,杨广本人心无父子之亲,貌无君臣之敬,自身不积善,社稷便有余殃。所以他的儿子赵王杨杲、孙子燕王杨倓、越王杨侗都不得其死,实在悲哀啊!”
最后再讲一下隋恭帝杨侑,他的爸爸是杨昭,妈妈是韦妃,生性聪明,有气度,大业三年,被封为陈王,后过了几年,又改封代王,食邑万户,等到隋炀帝亲征辽东的时候,就命他在京师留守,总管百事。大业十一年,杨侑又跟着杨广巡幸晋阳,官拜太原太守,不久又回去镇守京师长安。后来大唐王师进入长安,唐国公李渊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命杨侑登基称帝。
隋恭帝义宁元年十一月,杨侑在大兴殿即位,他下诏说,王道丧乱,天步不康,他还是一个孺子,眼看着皇祖父杨广跑到江都去受难,他内心非常愧疚,幸好有太尉唐国公李渊,我的表叔公,现在做了我的宰相,集合了勤王义兵,来拯救大隋,拱卫皇室,他是我们杨家的至亲,匡扶社稷就全靠他了!
他又封李渊为光禄大夫、大将军、假黄钺、持节大臣、天下兵马大都督、尚书令、大丞相,最后进封为唐王。他又不让李渊推托,把一切权力都交给了他。又封唐王之子、陇西公李建成为唐王世子,敦煌公李世民为京兆尹,又改封为秦国公。李元吉为齐国公,各得食邑万户。又在太原设置了镇北府。这时张掖有人举兵反唐,十二月,薛举又自称天子,入寇扶风,杨侑命秦公李世民为元帅,将他们全部击破。桂阳人曹武彻又举兵反叛,建年号为“通圣”。大唐义师很快生擒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于阌乡,活捉了数万之众,这时叛军张善安又攻陷了庐江郡。
义宁二年正月,杨侑命李渊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又加授了御用的前兵羽葆鼓吹,不久王世充被李密所败,河内通守孟善谊、武贲郎将王辩、杨威、刘长恭、梁德、董智通全部战死。河阳郡尉独孤武都也向李密投降。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弑杀杨广于江都行宫,右御卫将军独孤盛战死,齐王杨暕,赵王杨杲,燕王杨倓,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行右翊卫大将军宇文协,金紫光禄大夫、内史侍郎虞世基,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裴蕴,通议大夫、行给事郎许善心全都遇害。
后来宇文化及立秦王杨浩为帝,自称大丞相,文武百官都接受了他的官爵,光禄大夫、宿公麦才,折冲郎将、朝请大夫沈光,同谋讨贼,夜袭宇文化及营寨,反为其所害。不久,杨侑传诏唐王李渊,加九锡之礼,又赐给了他类似天子的衣冠,位在诸侯之上,唐国可以单设丞相等百僚。五月,杨侑又赐给李渊天子冠冕,建天子旌旗,使用天子的仪仗出行。
最后下诏说道:天降大祸于我隋国,大行太上皇在江都遇到强盗,然后就像秦二世在望夷宫那样遭了难,我这个小子很想复仇,却没有办法,相国唐王李渊,应命而生,扶危救难,像齐桓公一样九合诸侯,匡扶社稷,他东征西讨,决百胜于千里,总率夷夏之众,大力庇护天下万民,他还保护了朕躬,大隋王室也依赖他,他的德实在是高,功实在是大,百姓归心,历数在他,他却屈为人臣,久违 天命,昔日舜禅位给禹,如果不是舜安心让位,禹哪敢登基?
如今天下崩离,隋朝大运已去,寡人请避路让贤,为万民布德,只怪自己太没本事,做个李家私僮,能幸运搞到一个藩国做王爷足矣!寡人原本是代王,到我这而被代,这是天命要废我隋朝,至于为皇祖隋炀帝报仇的事,就全靠唐高祖李渊陛下了,百官也要改向唐朝称臣,赶紧给李渊上尊号,我就可以如释重负,然后假大唐之手,扫除天下逆臣贼子,这就寡人之意也!
杨侑又命所有官员上表奏文,都不用再给他看了,这一天,他逊位于大唐,降封为酅国公,唐高祖武德二年夏五月,杨侑驾崩,终年十五岁。史臣说,杨侑太小,家中遭到这样的大难,炀帝一人失德,四海土崩,天下群盗蜂起,豺狼塞满了道路,流浪的野猪都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样的世道,可见大隋气数已尽,天下另有明主隆生,一个小小的杨侑想不遵尧舜禅让之道,他能做到吗?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杨广的三个儿子六个孙子,都有着怎样的生平。长子杨昭早亡,次子杨暕有点武力值,但后来骄狂失宠,被杀的时候都没搞清楚谁是凶手,隋炀帝一生无情杀孽甚重,但很可能杨暕最终还误以为自己丧命于其父之手,实在是一件冤屈!第三子杨杲,可怜的少年娃,被活生生斩杀于父亲跟前,太过凄厉,实不忍睹!
再看杨广的六个孙子,杨昭之子,杨侑、杨倓、杨侗,分别栽在李渊、宇文化及、王世充之手,没有一个活到成年,真是可怜!杨暕的两个儿子,也在宇文化及发难的那一天,与父亲同时被害,因为年幼,在历史上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只有后来一个遗腹子,先落在窦建德手中,后又流落草原部众,最后在唐太宗时期归于大唐,卒于唐高宗永徽初年,这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杨广一生当中对于亲情,可能有愧于父母兄弟,可他的儿孙们论性情人品,除了杨暕有那么一点骄横跋扈,其余子孙都还不错,实在是不明白,为何他的三子六孙却下场如此凄惨?看官们,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