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72年,战场上躺着一个越南女兵的尸体,旁边的美国士兵先是扯下她的裤子,再翻起

1972年,战场上躺着一个越南女兵的尸体,旁边的美国士兵先是扯下她的裤子,再翻起她的上衣,然后一脚踩在她的胸口,摆了个自认为特别帅的造型,对站在前面的战友喊道:“一、二、三,茄子。” 越南战争打到1972年,已经拖了十几年,美军从高峰五十多万人掉到二十多万,尼克松想把作战主力推给南越军队,自己慢慢撤。北越那边不干了,发动春季攻势,靠地道和游击队死扛,妇女参战比例很高,很多直接拿枪上阵,或者负责传递情报、运伤员。 阮氏兰就是其中一个,二十出头,家里在中部农村,日子本来就苦。六十年代末村子挨炸,房子没了,亲人伤亡,她一咬牙加入队伍,专门干信号联络,背着电台在丛林里跑。她的小组常在南部活动,破坏美军补给线,设伏击圈。 约翰·米勒呢,加州小伙子,本来该上大学,征兵纸一来就打包去了越南。二十岁不到,分到步兵小队,前线巡逻没个固定营地,纪律越来越散,士兵们压力大,很多人把火气撒到战场上。 那天交火在一条泥路边,北越小队先开火,美军反击,几分钟就安静了。士兵们散开清场,发现浅沟里有具女尸。米勒走过去,确认没气了,拉裤子到膝盖,推上衣到胸上,右脚踩胸口,用力压,脸挤出笑,喊战友拍照。胶卷在营地传开,当成战利品看。 这种事在越战不是头一回了,美军前线小队远离指挥,面对抓不住的敌人,把女性战士当成出气筒,剥衣服、摆姿势、拍照片,觉得这样就有掌控感。北越女兵本来就多,扛枪设伏,让美军又怕又恨,非人化对待成了常态。 战争后期,美军士气低,军纪松,类似尸体侮辱照片内部流传不少。1972年撤军在即,部队孤立行动,没人管,二十岁年轻人高压下容易干出极端事。阮氏兰死时还握着电台零件,本是为掩护队友,结果死后尊严全无。 越战里尸体拍照不是新鲜玩意,早几年美莱村就出过大屠杀,士兵杀完平民妇女还留影。1972年虽没那么大规模,但零星事件多,根子在游击战打得美军分不清敌我,女性战士活跃更添恐惧。 照片后来怎么漏出去的?1973年巴黎协议签了,美军撤光,档案堆仓库,有人翻资料发现拷贝,匿名寄媒体。《生活》杂志一登,炸锅了,报纸转载,国会投影放给议员看,质问军方怎么管的。 调查组跑米勒老家问,他推说压力大,没人命令,最后证据不足结案,没罚。阮氏兰遗体队友找回,埋河内郊外公墓,家人只得简单通知,村里立牌位。 照片进越南博物馆,当侵略证据展出。米勒退伍回国,工厂干活,晚年一个人,从不提越南。事件没司法惩罚,但国内反战声浪更大,推动美国反思干涉别人家事。 越战这种尸体侮辱,暴露战争把人变什么样。士兵踩死者胸口笑,喊茄子拍照,本质是把敌人当物件,剥夺最后尊严。北越女兵参战是为保家,美军那边很多人是被逼来,压力转成暴力,双方都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