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罕见地把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的关系摆到台面上说了个明白。他直

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罕见地把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的关系摆到台面上说了个明白。他直言中国受老龄化影响,未来经济可能“慢下来”,而印度则因为年轻人口多,有望后来居上。这一席话,不是随口一说,而是他多年政坛经验和一手数据支撑下的判断。 他手里拿的联合国2025年报告写着:中国65岁以上人口已占15.8%,进入“深度老龄化”;印度同龄老人只占6.2%,年龄中位数28岁,劳动年龄人口2030年前就将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李显龙把数字摆上桌,是为了提醒新加坡:中国对东盟投资2024年已破4500亿美元,一旦独大,小国议价空间会被压扁;把印度抬进来,才能继续左右逢源、保住转口贸易与金融生意。 印度媒体听了当然兴奋,《经济时报》连发头条,把“早晚追上中国”做成封面;但同一篇讲话里李显龙也点名批评印度2019年退出RCEP,等于提醒新德里:年轻人口再多,不开放市场就还是“画饼”。 人口只是入场券,不是决赛圈。印度要把8.6亿劳动年龄人口变成红利,先得修完计划中的10万公里高速、把女性就业率从24%提到50%,否则“年轻”只会继续流向中东和硅谷,留不下工厂与订单。 老龄化确实让中国减速,可也把机器人、养老医疗、银发消费逼成新赛道;当印度还在补基础设施的课时,中国工厂正用机械臂24小时上夜班,全球订单照样从长三角发出——未来谁跑得快,要看谁先把人口结构换成产业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