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65年,宋废帝刘子业以皇后的名义骗姑姑新蔡公主入宫后,刘子业想要强行临幸她,新蔡公主不愿意。谁料,刘子业就拿剑威胁她:“若是姑姑不答应侄儿,那么侄儿就先解决了姑姑,再去灭了姑姑九族。” 刘子业此时不过16岁,却已是朝野闻之色变。他登基未满一年,先命人掘开殷淑仪墓穴,曝尸荒野,又当众泼粪侮辱孝武帝陵寝,只因父亲曾有意改立幼弟为储君。在太子年幼被叛军掳走时,孝武帝犹豫之举,成了刘子业心中无法释怀的结痂。 新蔡公主刘英媚嫁给卫将军何瑀之子何迈为妻。何迈家世清白,素有名声。但这一场宫闱之乱,却让他眼睁睁看着妻子被强留宫中。刘子业命人杀一侍女伪作公主尸身,送回何家,谎称刘英媚暴毙,企图掩人耳目。何迈识破后含恨难言,只在府中愤恨喊出一句:“若得一日翻身,必杀此贼!” 他不是唯一一个心怀怨恨的宗亲。当年,建安王刘休仁、湘东王刘彧、山阳王刘休祐被禁于都城,刘子业在殿中筑圈,逼三人吃猪食取乐。他笑称三人为“猪三王”,还曾将刘彧剥衣绑缚,高喊“杀猪”。若非内侍巧言阻止,刘彧几乎命丧殿前。 内廷日夜骚动,宫中上下人心惶惶。刘子业宠信小人,疏远宗亲,大臣无不自危。连王太后病危,也被他拒绝探视,只因他惧“病者屋中多鬼”。太后哀叹生子如此,不久病逝,刘子业连丧礼也不愿举行。 外戚与朝臣渐渐联络。寿寂之、阮佃夫、沈文秀等与湘东王刘彧私下密谋,决定在宫中除去这位祸国之主。 公元466年正月,华林园。巫者进言:“园中竹堂有异象。”刘子业信以为真,带少数随从前往。寿寂之等人早已埋伏其间。他方一踏入殿堂,刀光一闪,头颅落地。宋前废帝,年仅十七。 政变之后,刘彧登基,是为宋明帝。新蔡公主得以安葬,何迈被追封。宫中密藏的三十美男被清除,刘楚玉亦在数月后被赐死。 刘子业在位仅一年三月,《宋书》记其“悖德暴行,三千余事,刑戮无道,荒淫极致。”后世将其与商纣、晋灵、汉灵并列,称其为“南朝第一暴君”。 他的死,没有一个人落泪。 有书载言:“失道寡助,得道多助。暴政之下,无亲可恃。”此语,不止为百姓言,亦为帝王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