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刚刚 缅甸方面突然宣布了,要求果敢同盟军在20日前从腊戌—昔卜公路撤离。

就在刚刚 缅甸方面突然宣布了,要求果敢同盟军在20日前从腊戌—昔卜公路撤离。 11月11日,两边在腊戌双象酒店坐到一块,缅军把话挑明:要把曼德勒—腊戌联邦公路沿线清出通道,把同盟军从腊戌南部郊区挤开。我更看重执行层面的可行性,这个期限很硬,但落地空间很窄。 同盟军当场拒绝,强调一寸不退。让出腊戌城区已经让基层背了一个“失利”的标签,再退南部郊区,内部难以交代。按这个情形推下去,靠时限逼退,对面不可能接招。 把视线拉回到公路本身,腊戌—昔卜这段是联邦干线的重要咽喉,谁掌握谁就握住补给和机动。据公开报道,叙利亚M5高速在2020年初被重新控制前,双方围绕这条线反复拉扯,这类要道从来不会轻易让出。 动作几乎是同步的,双方随后封锁了昔卜大桥,并在霍亚一线加码对峙。缅军对外口径是加强管制而非开战,这和过去瑞丽口岸在特定时段采取的通行限制逻辑相近,目的都是把场面稳住。 再看士气层面,让出城区留下的阴影还在,基层心气低了,再退一步就容易带来连锁反应。对比乌东一些城镇拉锯带来的情绪震荡,谁都不愿意背这个包。 外部节奏同样在施压。有分析称,接下来一个多月内当地有重要投票安排,在这个时点上大打出手会引来额外关注和不确定,因此各方更倾向降温。这也意味着大规模冲突的概率被压着走。 边境外溢风险不能忽视。2015年3月炮弹落入云南境内导致平民遇难,之后边境空情管控和巡防力度迅速上提。眼下任何升级,都会带来流动性和治安压力的叠加。 从算账看,所谓“清障”并不是一句话,要有人、车、检查点长期盯防,成本很高。伊拉克摩苏尔周边在收复后做道路安检,就长期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把整段线清到见底,难度远超谈判桌上的一句话。 另一边的盘算也明摆着,同盟军留在南部郊区,既能顶在干道旁边,又能保留靠近补给的口子,但也要承受火力打击和封控带来的压力。霍亚一线就成了双方都不愿轻易跨过的红线。 对中国一侧来说,过去一年多持续推进的跨境打击电诈行动还在进行,2023年下半年起已有多名重点人员被移交法办。如果这边起火,通道和协作都会受影响,稳定比什么都值钱。 综合这些线索看,这场掰手腕,硬期限很难换来真正的退让,只有在管控住现场、留出回旋,谈起来才可能有空间。 把桥管住,把火控住,把信息说清楚,才是当下最务实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