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女乒比赛虽未结束,却已“没意思”了!原因如下: 这届女单八强名单一公布,很多人就觉得悬念已经被锁死,孙颖莎、王曼昱、陈梦、陈幸同、王艺迪、蒯曼、朱雨玲、刘斐——几乎全是国家队熟面孔。 放眼全球,这阵容都是顶级配置,看着很激烈,但细看比赛的过程,大多数淘汰赛基本是4:0或者4:1解决战斗,场面几乎是一边倒。 这种比分,其实说明了国内女子乒坛的实力分层特别明显。站在顶端的孙颖莎、王曼昱、陈梦这些人,不光技术、战术成熟,心理素质也稳得惊人,已经形成稳定的第一梯队。 他们和其他选手的差距摆在那儿,所以几乎没有人能在早期轮次里威胁她们,黑马故事不存在,自然观众就会觉得少了刺激。 不过,真正的看点并没消失,只是集中在最顶尖的那几个人之间。当孙颖莎和王曼昱在决赛相遇的概率越来越高,有人说这已经是她们近期的第N次碰头了,看多了会腻。 但问题是,对于这种级别的交手,每一次都有新的变化——速度如何调整、落点如何变化、心态谁更稳,都是现场才揭晓,她们的比赛不仅是技术打磨,也是现场的心理博弈,哪怕交手很多次,依旧悬念十足。 另一方面,这样的阵容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年轻选手的竞争力不足,现在的新人在环境、心态上和前辈差别很大,不少人训练强度不够,坚持的目标也没那么坚定。 有的选手只是把比赛当经历,没有全力冲击顶峰的决心,而乒乓球这项运动,光靠热情是不够的,没有天赋和多年扎实训练,在顶级赛场很快就会露出短板,自然无法在大场面上翻盘。 所以,全运会的女乒比赛到底“有没有意思”,其实得看你想看什么,如果想看逆袭爆冷,这届确实没满足这个期待。 但如果你在意顶尖高手间的技术碰撞、战术变化和拼到最后一分的精神对抗,这种比赛依然是国内能看到的最高水平。顶尖选手在场上的每一次发挥,背后都有多年积累与坚持,这种精神本身就是比赛的最大看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