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给康熙上书说:臣已经70岁了,落叶归根,想回辽东老家海城

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给康熙上书说:臣已经70岁了,落叶归根,想回辽东老家海城养老,并带属下4300余家,男女2万余口返回,希望皇上把以前赐给我的房屋、土地仍然给我,以便安插属下这些人员。 康熙十二年春,尚可喜年近七十,广东湿热加重旧疾,他上书朝廷,恳请携四千三百余户两万一千口部众返回辽东海城养老。奏折详述自天聪八年降清以来,鞍马劳顿镇粤二十余载,绥靖两广贡赋不缺,但衰病缠身早朝无力。长子尚之信驻潮州军务分歧频生,他建议次子尚之孝稳重继任王爵,统领残部。 清点部众从三月启动,王府司库逐户登记,多为天助兵旧部及其家眷,随南下三十年者优先安置。粮草估半年口粮,车马三百辆船百艘,经江西湖广河南北上。奏折强调不求新赏,只复赐海城旧时房屋田亩数百顷,那些宅院经战火残存,可分予将士耕作自给,避免散落生乱。 起草奏折历时旬日,初稿陈述三朝恩典,皇太极郊迎赐名,顺治封王畀重任,康熙赏宅允侍卫。续写忆部下入粤饥寒赖王府接济,今归乡无田恐怨生。他反复修改,添入感激与誓言,归隐后听调遣余力效劳。封缄加印后,快马北上途经数千里换马不休。 折子抵京兵部侍郎阅毕,惊于携众规模疑异动,上呈大学士。康熙召索额图明珠议,权衡三藩势大吴三桂镇云贵耿精忠守福建,尚可喜归则广东空虚。康熙批示暂准,命户部核土地兵部备粮饷。旨意五月回传广州,王府宣读,部众复驻旧营。 闻旨后王府忙碌,尚之孝统潮州部队回师接管。遣使通知各镇备行装,工匠修车辆铁匠打车轴木工钉箱笼。粮仓开封米豆堆积盐肉腌制,瓷器布匹兵器打包上油。海城勘察队先行丈量田界修祖坟。六月队伍初成校场点卯四千三百户列队行李绵延十里,尚可喜检阅逐营嘱分哨护卫。 船队集结珠江百艘舢板装重物士兵划桨演练。先锋五百骑陆路探道避匪。主船挂王旗鼓手击节前行,队伍分陆江水路转陆直指辽东。江西驿站休整卸粮喂马围火煮粥。湖广雨季泥路陷车工兵铺石填坑。河南秋收田野金黄借民宿交换布匹。船中阅书批迁徙账册。 朝中密旨传来吴三桂闻撤藩十一月云南起兵号勤王。快马追上队伍康熙诏停迁留镇广东。尚可喜折返队伍掉头南行士卒疲惫车轮辙痕逆转。返粤王府重开议事厅召佐领宣诏,加封之信镇南王之孝平南大将军。部众粮草回仓。十二月耿精忠响应福建叛乱潮州总兵刘进忠起兵,尚之孝率部讨伐克城斩首。 尚可喜上疏斥耿氏背恩誓灭亲族。康熙感忠晋亲王爵赐金册。次年正月广东形势紧迫祖泽清孙楷宗水师赵天元相继叛变,吴军联郑经攻沿海。广州十郡失四清援军觉罗舒恕莽依图入境。尚可喜遣使督战舒恕驻高州之孝守惠州二部夹击叛军。吴三桂书信劝降捕使者呈京师。 尚之信驻广州酗酒滋事屡争军令。金光进言废长立幼默许。康熙十四年第十一次上疏归辽康熙再准。吴乱未平诏留镇部众疲防御粮道断绝士卒减员。耿军北伐江西吴军压湖南广东成孤岛。亲登城头督修炮台指挥射击海寇。郑经船队近潮州命之孝水陆并进焚敌舰数十。 清军反扑克复失郡叛将孙延龄入广西形势胶着。上书余波王府帐册堆积迁徙计划搁置。阅报圈注吴军动向命斥候潜云南。十二年冬吴三桂檄文传至斥撤藩焚书上奏附吴使供词。康熙批复嘉奖赏银万两遣钦差劳军。广东士民闻忠王留镇市井复苏商船渐多。三藩烽烟归乡梦遥奏折尘封。 康熙旨意允准归辽明令广东藩地直辖不许子嗣袭爵。尚可喜北上队伍启程车马官道徐行直隶驿站林立士兵轮班护卫。十一月吴三桂云南起兵尚之信得报驻潮州营中召将挥剑下令响应率兵围广州要隘。途中快马急报追至阅信遣使南下劝子忠清廷。使者回报尚之信易服反旗父子决裂。 队伍折返尚可喜病势转重卧沧州驿站榻上咳血不止。十一月二十九日左右扶起穿皇太极赐袍向北叩首口述遗命以之孝统余部归葬海城。说完气绝享年七十一。康熙闻讣震悼下诏赐谥敬暂厝广州大佛寺。尚之信叛军初盛联耿精忠攻福建清军反扑迅猛。康熙亲征调京师劲旅南下断粮道。 1678年尚之信败走广西兵溃浔州拔剑自缢。康熙诏赐死其弟尚之节长史李天植等斩首示众。念尚可喜忠贞赦免妻妾子孙允回辽东籍贯。三藩余波至1681年息广东平静尚氏后裔散居海城保有田产无再兴风浪。尚之孝统部清军克复两广获赏赐世职。家族渐入仕途至清末仍存田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