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突发!中国造防空导弹发威击落伊尔-76运输机,俄5名机组人员阵亡! 当地时间1

突发!中国造防空导弹发威击落伊尔-76运输机,俄5名机组人员阵亡! 当地时间11 月 5 日苏丹西科尔多凡州巴巴努萨上空的那声巨响,算是把中国造 FK-2000 防空系统的名气彻底打出去了 —— 快速支援部队用这套装备,把苏丹政府军刚买没多久的伊尔 - 76 运输机干在了天上,机上 5 名俄罗斯机组人员没一个幸免,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战果,实打实是中国防空导弹在非洲创下的最大战绩,威力到底行不行,这下不用再多说什么了。 先说说被打下来的这架伊尔 - 76,可不是什么普通飞机,苏丹空军花 1200 万美元从吉尔吉斯斯坦刚买的,列装才 6 周就急着用来给前线第 22 步兵师送补给,能让政府军特意找俄罗斯籍机组来飞,足见这飞机多金贵。 这玩意儿最大起飞重量 170 吨,巡航高度常在 6000 到 9000 米,翼展超过 50 米,雷达反射面积大得像块移动的铁板,按理说不算好惹,但碰上 FK-2000,还是成了活靶子。 再看咱们这款 FK-2000,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专门给国际市场量身定做的,解放军自己都没装备,主打一个 “外贸专供款” 硬实力。 别看名字带 “防空”,本事可不止防低空目标那么简单,它是把 12 枚防空导弹和两门 30 毫米六管机炮装在同一辆 8×8 轮式卡车上,远的用导弹轰,近的用机炮扫,射程从 1.2 公里覆盖到 25 公里,射高能到 12 公里,正好把伊尔 - 76 的飞行高度包了进去,这射程和射高的搭配,简直是为这类目标量身定制的。 它能成功锁定目标,靠的是 “雷达 + 光电” 的双重探测本事,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比俄制 “铠甲 - S1” 的探测范围大 60%,就算苏丹沙漠里常见的沙尘暴天,也能精准盯住 15 公里外的伊尔 - 76。 更绝的是抗干扰能力,苏丹政府军发现被锁定后急着用电子设备干扰,结果 FK-2000 立马切到光电模式,照样死死咬着运输机不放,这波操作堪称 “干扰无效,精准打击”。 打起来的时候更不含糊,发射的导弹最大过载能到 35G,伊尔 - 76 那么笨重的机身,根本来不及做规避动作就被盯上了。导弹战斗部是破片杀伤设计,一爆炸就是几千块高速碎片,直接能穿透伊尔 - 76 的机身蒙皮,把发动机和航电系统炸得稀烂。 就算导弹没完全搞定,两门加特林机炮还能补刀,每分钟 6000 发的射速能在 3 公里内织出密集弹幕,想跑都没门,这种 “双重保险” 设计,想失手都难。 而且 FK-2000 还特灵活,8×8 底盘能跑到 80 公里时速,从雷达开机、锁定目标到发射导弹,全程只要 8 秒,比美军 “爱国者” 系统快近一倍,正好抓住了伊尔 - 76 低空盘旋准备降落的脆弱窗口期,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反应速度,简直是防空领域的 “闪电侠”。 其实这也不是 FK-2000 第一次在苏丹露脸了,2025 年 9 到 10 月间,它已经连续击落 5 架土耳其造无人机,其中不乏在俄乌战场名声大噪的 TB-2 “旗手” 和翼展 20 米的 “游骑兵” 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那些之前在利比亚、纳卡冲突里横着走的家伙,到了 FK-2000 面前全成了 “移动靶”。 2024 年它还疑似击落过另一架伊尔 - 76,只是当时没找到明确残骸,这次算是彻底坐实了 “运输机杀手” 的名号。 有意思的是,快速支援部队这种非正规武装能把 FK-2000 用得这么溜,全靠这装备操作门槛低,据说只要接受两周基础培训就能上手,比起西方那些得学半年才能摸明白的防空系统,简直是 “傻瓜式操作”。 这装备最初是阿联酋买的,后来通过乍得转手送过去,没想到歪打正着,在非洲战场给中国军工做了次活广告。 这一战的影响可不小,苏丹政府军原本就只有 5 架伊尔 - 76,现在摔了 3 架,剩下 2 架得扛着所有补给任务,还得派战斗机伴飞护航,反而分散了空中力量。 而 FK-2000 这 “首战即首杀” 的表现,直接印证了中国 “分布式低空防护” 理念的靠谱,连美国雷神公司都跟着调整研发方向,开始学这套思路。 说到底,FK-2000 这次能打下伊尔 - 76,靠的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技术硬实力 —— 看得远、锁得准、打得狠、跑得勤,还特别好用。 之前总有人觉得中国外贸武器只是 “性价比高”,这次算是用实战证明了,咱们的装备不仅便宜,威力更是一点不含糊,这战绩就是最好的说明书,比再多宣传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