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普京开始卸磨杀驴,俄罗斯强硬派遭遇打压,要为后续和谈铺平道路? 俄罗斯国内消息

普京开始卸磨杀驴,俄罗斯强硬派遭遇打压,要为后续和谈铺平道路? 俄罗斯国内消息称,一些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开战的强硬派人士遭遇了普京政府的无形打压,他们的社交媒体账号都被贴上了“外国代理人”的标签。 这些遭遇暗中打压的人,其实都有两个特征,一个就是他们在俄乌等问题上的态度,比普京政府还要强硬,很多人认为,普京政府拖到2022年才动手已经是错失良机,早就应该对乌克兰动手了。 另一个就是他们现在不属于“归顺派”,也就是没有被俄罗斯政府收编,成为政府传声筒,能够自由自在地与克里姆林宫唱反调。 只能说这种所谓的 “无形打压” 其实是克里姆林宫对内部舆论的精准调控,专挑那些 “用力过猛” 又 “不听话” 的强硬派下手,本质上是怕这些人打乱既定节奏,还没法纳入统一管理。 先看那些态度比政府还激进的主儿,最典型的就是亚历山大・杜金,这位被称为 “普京大脑” 背后的 “大脑” 的强硬派,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鼓吹 “欧亚主义”,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激进到连克里姆林宫都觉得冒进。 他不止一次在公开演讲和专栏里说,2022 年才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纯属 “错失战机”,甚至直言 2014 年拿下克里米亚后就该乘胜追击,彻底解决乌克兰的 “去俄罗斯化” 问题,现在拖拖拉拉就是对西方的妥协。 这种言论比普京政府 “逐步推进、留有余地” 的策略要极端得多,等于公开说最高决策层 “不够果断”,自然会被盯上。 更关键的是这些人大多是 “散兵游勇”,没被政府收编,完全不受控制。就像瓦格纳集团的前老板普里戈任,这人在巴赫穆特战役打得最凶的时候,天天对着镜头骂俄国防部 “官僚主义”“不给补给”,说正规军战斗力拉垮,只有瓦格纳在真刀真枪干活。 他不光骂绍伊古,还暗讽政府决策层 “反应迟钝”,觉得要是按他的打法,早就拿下整个顿巴斯了。 最要命的是,2023 年俄国防部要求所有志愿部队签合同收编,普里戈任直接硬刚,说 “瓦格纳不跟废物合作”,摆明了不做克里姆林宫的传声筒。 这种又能打又敢骂还不听指挥的角色,对政府来说比反对派还棘手 —— 反对派是明着反对,这些人却打着 “支持战争” 的旗号唱反调,很容易煽动民粹情绪。 “外国代理人” 这个标签就是收拾他们的绝佳工具,这玩意儿比直接封号或者抓人更隐蔽,还自带 “政治正确” 光环。 根据俄司法部的数据,到 2025 年 9 月,被列入 “外国代理人” 名单的个人和组织已经超过 140 个,其中不少是俄乌开战后冒出来的激进派。 被贴了这标签可不是小事,按 2024 年底刚通过的新法案,这些人得专门开个卢布账户,卖房子、赚稿费的钱都得存进去,政府随时能划走,等于断了经济来源。 更损的是发任何内容都得标上 “本内容由外国代理人发布”,就像商品贴了 “瑕疵品” 标签,再激进的言论也没人当真了。 杜金虽然没直接被贴标签,但他身边的人没少遭殃,他创办的 “欧亚青年联盟” 2023 年就被划进了名单,理由是 “传播受外国影响的激进观点”;还有几个跟他走得近的军事博主,天天在 Telegram 上喊 “扩大战争规模”,结果 2024 年初全被贴了标签,账号流量一夜清零。 普里戈任更不用说,虽然他的 “叛乱” 让事情闹大了,但在此之前,俄司法部已经在搜集他 “接受境外间接资助” 的证据,打算用这招收拾他,只不过没等动手就先闹起来了。 克里姆林宫这算盘打得挺精,知道这些强硬派能煽动民意,要是收编了能当枪使,但不收编的就是定时炸弹。 毕竟战争是个需要统筹的活儿,一会儿有人喊 “用核武器”,一会儿有人骂 “将军无能”,只会打乱后勤部署和外交节奏。用 “外国代理人” 标签打压,既不用担 “打压支持者” 的骂名,又能把这些 “刺头” 边缘化,简直是一举两得。 而且这招还能杀鸡儆猴,让其他想唱反调的强硬派知道,要么乖乖当政府的传声筒,要么就等着被贴上 “外国走狗” 的帽子,断了后路。 那些没被收编的激进分子,就算再喊 “动手太晚”,只要没拿到政府的 “牌照”,迟早得被这招收拾,毕竟克里姆林宫可不想战场上没乱,家里先被自己人搅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