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米舒斯京来华以后,当着中方的面宣布了两大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呢?更重要的是,面对这

米舒斯京来华以后,当着中方的面宣布了两大好消息,什么好消息呢?更重要的是,面对这些好消息,特朗普会是什么态度? 4日,来华的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得到了中方最高级别会面,此事可以说尽显了中国对中俄关系的重视。而在和中方的闭门会议上,米舒斯京指出,尽管中俄关系面临各种阻碍和西方的非法制裁,但中俄两国关系正处于几个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头一个好消息,是中俄在能源合作上做到了全方位升级,两国还一起敲定了《2025年能源合作路线图》这份关键文件。   按照路线图里的计划,中俄之间的原油贸易量会再往上提,俄罗斯作为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的位置也更稳了——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买的原油已经涨到了1.0847亿吨,在咱们国家原油进口总量里占了19.6%。   天然气领域的合作更有突破,中俄东线那条“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到2024年11月的时候已经输送了超过7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等2025年满负荷运行,每年能输380亿立方米,够1.3亿户家庭用燃气。   米舒斯京也明确说了,两国还打算在今年内就开工建北极LNG—3项目,北极航道开发以后,能源运输时间能缩短不少,也不用太依赖原来的航线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能源合作不只是单纯做买卖,还往全产业链延伸,两国正在一起研发新一代小型核反应堆,规划氢能产业链,还在琢磨太阳能、风能的联合开发项目,金融方面的多元融资机制,也给这些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   第二个好消息,是中俄在人文交流和多方面务实合作上有了新突破。米舒斯京还说了,俄罗斯正在照着普京总统的安排,给中国公民制定和中方免签政策差不多的方案,这么做能彻底打通两国人员往来的障碍。   之前中方已经对俄罗斯公民试行了免签政策,现在已经看到效果了,双方估计接下来旅游交流的规模会比2024年还大。经贸领域的互补优势也更明显了,农业合作方面,俄罗斯又多了向中国出口麦芽和小麦麸皮的渠道,2025年开年到现在,俄罗斯给中国出口的谷物已经有420万吨了,比去年同一时期多了不少。   会晤结束后,两国总理还一起见证了海关、卫星导航这些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这说明双方的协作已经延伸到基础设施和高科技领域了。   在多边框架下的配合也更深入,两国明确了会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这些平台上多协调,团结全球南方国家推进多极化进程。   这两个好消息正好戳中了美国的战略焦虑,特朗普在公开场合好几次说拜登政府的政策有问题,说他们是“故意把俄罗斯推到中国这边来”,还觉得中俄合作加深,会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造成大挑战。   尤其是能源领域的突破,特朗普特别警惕——美国一直想靠出口能源牵制中国,但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做起来了,本币结算体系也越来越完善,中国的能源供应更有保障了,俄罗斯也有了稳定的出口渠道,这直接削弱了美国在能源战略上的影响力。   特朗普还公开说过“必须把中俄拆开,我觉得我能做到”,他把中俄那种“对接市场”的经济模式,当成了美国跨大洲合作模式的直接对手。   在他看来,俄罗斯有军工实力,中国有产业优势,要是这俩结合起来,说不定会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打乱美国的利益分配格局。他的团队之前也提过,美国怕俄罗斯的军工技术会通过合作传到中国这边,让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再上一个台阶。   但特朗普没说清楚具体要怎么干,毕竟中俄关系的底子是双方核心利益合得来,之前俄罗斯副外长和中国外长也一起说过“中俄关系不会受国际上风云变幻的影响”。   特朗普的焦虑还来自地缘战略上的被动。美国在全球搞的军事联盟体系,正受到中俄协作的冲击——中俄通过东北亚、中亚、金砖这些地区合作体系,加深了多边合作,把地区安全搞得更稳了。   特朗普心里清楚,要是中俄在能源、人文、科技这些领域联系更紧,美国搞的单边制裁和集团对抗那套办法就彻底没用了。他说这些话,一方面是想在选民面前表现得强硬,另一方面也是想靠舆论施压,干扰中俄的合作进程。   但实际情况是,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从勘探开发到金融结算,全链条都融合到一起了,外部想插手都难。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弗拉基米尔・别切理查也说过,中俄合作走出了一条能跨越地缘政治风险的新路子。   看特朗普以前的政策思路,他说不定会试着用对俄罗斯“放宽限制”当诱饵,想挑拨中俄关系,但这招估计不管用。俄罗斯和北约的关系还是很紧张,而且中方在涉及俄罗斯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一直很支持,俄罗斯也清楚自己的战略方向。   另外,中国现在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的互利合作已经深入到了民生领域,特朗普说要“拆散”中俄,更多是在大选背景下说的政治空话,根本改变不了中俄关系靠共同利益支撑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