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快讯 当地时间11月6日获悉,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5日在与以军、警方及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官员举行的会议上,指示以军“将(以色列—埃及)边境附近区域划分为封闭军事区,并调整交战规则,对任何非法进入禁区的人员实施打击,从而打击无人机操控者和走私分子”。 这道命令不是没原因的。过去一年,以埃边境就没安生过。无人机偷偷运武器、运毒品的事儿发生好几次,安全风险越来越大。 以色列是真忍不住了才出的硬招。卡茨还跟辛贝特局长谈过,直接把无人机运武器算成“恐怖主义威胁”。 这就意味着安全机构能用上更狠的反恐手段,不用被普通治安规矩绑着。 以色列国防研发局和空军要联手,搞专门对付无人机的技术。科技对抗这事儿,已经要动手了。 法律也会更严。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帮忙改规矩,以后买无人机、拿无人机、用无人机,都得走更严的审批。 从根上堵漏洞,不让走私的人有机会钻空子。以色列这波就是硬来,先把边境风险挡在外面再说。 但这种不管是谁都打的规则,很可能伤到无辜老百姓。边境部落的矛盾说不定会更厉害。 去年就有个例子,西奈半岛的牧民只是赶着羊群靠近边境,就被当成可疑人员拦下来,差点起冲突。 埃及的态度挺有意思。表面上可能会说以色列影响了自己的主权,心里说不定还挺庆幸。 毕竟以色列帮它挡住了西奈半岛的走私通道,省了不少治安的麻烦。 边境问题哪是建个封闭区就能解决的。加沙和西奈那边经济差,走私能赚大钱。 越拦,走私的东西越贵,走私集团反而更敢冒险,对抗只会更凶。 更让人担心的是,给了情报部门太大权力,人权方面的争议肯定少不了。 打着反恐的旗号,怎么既要安全又要公道,这事儿不好办。 以色列这一套组合拳确实够狠。短期看,走私的气焰大概率能压下去。 但长期来说,只堵不解决根本问题,边境上这种猫捉老鼠的事儿,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