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俄罗斯向委内瑞拉运送了新型中短程防空系统 11月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

俄罗斯向委内瑞拉运送了新型中短程防空系统 11月5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廖夫透露,俄罗斯空天军动用伊尔-76运输机,向委内瑞拉运送了新型中短程防空系统。此次交付的装备包括委内瑞拉空军已广泛列装的“山毛榉-M2”中程防空系统,以及“铠甲”近程防空系统。 他说,尽管委内瑞拉在21世纪末至2010年代初曾向俄罗斯下单,订购了大量军事技术装备,但过去十年间并无任何重大交付相关报道。 只能说俄罗斯这次给委内瑞拉送防空系统,看着是突然的动作,实则是这俩老伙计多年交情的 “续杯”,背后全是地缘博弈的算计和实打实的现实需求,每一步都透着精明。 早在上世纪 2000 年代到 2010 年代初,委内瑞拉可是俄罗斯军火的 “超级 VIP”,查韦斯时代靠着石油出口赚得盆满钵满,军费一度冲到 45 亿美元的高位,前后砸了近 50 亿美元从俄罗斯扫货,苏 - 30 战斗机、米 - 17 直升机、T-72 坦克堆了一库房,连 S-300 远程防空系统都成了标配,几乎把陆军和空军换成了 “俄械套装” 。 那时候美国就跳出来喊 “关切”,说会引发军备竞赛,但委内瑞拉压根不搭理,毕竟靠俄制装备能摆脱对西方的依赖,这账算得门清。 可后来这十年为啥没了动静?说白了就是 “钱包拉胯” 遇上了 “制裁卡脖子”。石油价格暴跌直接给委内瑞拉的军费来了个腰斩,从 45 亿跌到 23 亿,连维护旧装备都费劲,更别提买新的。 偏偏这时候西方对俄罗斯军工的制裁又加码,俄自己履约都成问题,塞尔维亚连签好的武器合同都退了,转头买法国战机,印度从俄进口武器的比例也从 76% 跌到 36%,这种情况下,俄委的大宗交付自然就断了档,算是给这段合作按下了暂停键。 现在重启交付,说白了就是 “供需两头凑上了”。先看委内瑞拉这边,美国最近在加勒比海摆开了架势,福特号航母战斗群压境,派战机、轰炸机在周边晃悠,说是 “反毒”,实则就是秀肌肉施压。 委内瑞拉的防空网看着层数多,却有致命短板,指挥系统没联网,各雷达各自为战,遇上电子战很容易成 “瞎子”,急需能快速补位的硬家伙。而俄罗斯送来的 “山毛榉 - M2” 和 “铠甲”,简直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这俩装备可不是摆着看的花架子,叙利亚战场早就验过货了。“山毛榉 - M2” 射程能到 50 公里,比老型号远了 15 公里,火控雷达升级后能同时对付多个目标,土耳其搞 “春天之盾” 行动时,叙军的 “山毛榉 - M2” 曾打出 9 发 9 中的战绩,25 枚导弹命中 23 枚,把 TB-2 无人机揍得找不着北。 “铠甲” 系统更实用,12 枚导弹管 15 公里内的目标,两门 30 毫米机关炮补 5 公里内的漏网之鱼,导弹和火炮无缝衔接,以色列曾发射 24 枚导弹,被这俩组合拦下 22 枚,拦截率高得吓人。 委内瑞拉本来就有列装基础,接装后不用重新培训,能快速形成战斗力,这种 “即插即用” 的装备,正是它眼下最需要的。 对俄罗斯来说,这买卖更是一举两得。一方面能赚外汇,受制裁这些年军火出口受了不少影响,送上门的订单自然不能放。 另一方面是在地缘上 “反制” 美国,把防空系统架到美国家门口,就像在对方后院装了个警报器,茹拉夫廖夫都放话了,不排除再送 “榛树” 高超音速导弹,摆明了要让美国 “感到意外”。 更妙的是,交付用伊尔 - 76 运输机直接送,既展示了投送能力,又省去了海运的麻烦,效率拉满。 美国这会儿肯定坐不住,当年俄卖 20 亿美元武器它就喊 “越界”,现在送实战验证过的防空系统,更是戳中了它的痛点。 可尴尬的是,俄没违反任何国际义务,拉美国家也不站它这边,拉美国家联盟刚通过决议喊美国 “军舰回家”,联合国安理会里中俄还能一票否决新制裁,美国想施压都没抓手。 说到底,这次交付就是场精准的 “供需匹配”:委内瑞拉要保命的装备,俄罗斯要赚钱加地缘得分,美国想拦却拦不住。 这十年空窗期攒下的需求,碰上当下的局势,让这单军火交易成了必然,至于后续会不会有更多装备送达,就看美国接下来怎么出牌了,毕竟地缘博弈里,武器从来都是最实在的 “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