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红勋通讯员康志豪范淑娟
“以前楼下杂物堆得乱,整改几次都没有好转,东街社区网格员来了后,一天就清干净了,还划了停车位,增设了垃圾桶,现在干净整洁了!”11月4日,居住在平顶山市宝丰县父城街道东街社区的王大爷感慨,这几年家门口变化太大了,放眼过去干净整洁,居住环境好了,逢年过节社区还举办各类文艺活动,让他晚年生活多了很多乐趣。

王大爷的心声道出了当地基层治理的鲜活变化。今年以来,父城街道紧扣省委“五基四化”部署,以“党建+网格+大数据”为抓手,用“三破三立”实践破解城市社区治理痛点,让精细服务直抵民心。
组织扎根网格,党员沉底解民忧
“以前居民有诉求得找街道,反映问题找谁是个难题。”东关社区党支部王强的话,道出过去治理难题。如今,父城街道实施网格化管理,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增设邻里解忧站,1048名党员下沉网格,实现了居民有困难,面对面服务解决难题。
大寺社区网格员魏永涛的“民情日记”记满民生事:3号楼李阿姨独居需购药,小区西门路灯需维修……。今夏,几户居民因空调外机噪音争执,他第一时间牵头,联合民警、物业现场勘测,敲定移位方案,邻里矛盾当场化解。截至目前,父城街道矛盾纠纷调处率大幅提升,实现京省市三级信访“零发生”。
警网携手联动,织密平安防护网
“多亏你们及时阻拦,我的养老钱才保住!”近日,东街社区刘奶奶想起险些被骗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当时她正准备给“客服”转5万元“解冻资金”,驻点警格长梁义薄和网格员马琳琳巡查时发现异常,当场戳穿骗局。
这是街道“警网融合”的日常。10个社区均设“警网融合”工作站,推行“六事联抓”机制。今年汛期,北街社区网格员发现老旧墙体开裂,立即上报,警格员迅速拉警戒线、疏散居民,及时消除隐患。目前,全街道排查安全隐患41处,警情下降25%,东街社区实现电信诈骗“零发生”。
数智赋能共治,激活治理新活力
“手机点一点,诉求有人管!”居民陈先生演示“网格通”小程序,上月他反映小区垃圾清运不及时,平台即刻派单,当天就整改完毕。该平台事项办结率达99.8%,让治理从“被动等”变“主动找”。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还打破“政府单打独斗”模式,建起“邻里解忧站”“暖新驿站”,推出“治理积分超市”——居民参与义务巡逻、垃圾分类宣传、文艺活动等可兑换生活用品。退休教师赵阿姨热衷社区服务,3月攒下的积分换了米面油,她笑着说:“既能为社区出力,还有小奖励,大家参与治理的劲头都足了!”如今,街道落地长者食堂、文化活动室等民生项目20余个,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治理“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奏响了基层治理“全民大合唱”。
从党员下沉网格解民忧,到警网联动护平安,再到群众参与共治理,父城街道以“三破三立”实践,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效能。下一步,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建设,用精细化治理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