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工部长:“中国加入WTO是全球贸易体系崩溃的根源,印度绝不允许中资继续‘吸血’!印度不欢迎来自中国的大规模投资。” 实话说中国加入 WTO 那一下,确实把全球贸易那套老规矩给搅得底朝天,之前大家各做各的生意,虽说有竞争但都有口饭吃,可中国一进来,直接把 “性价比” 这张牌打得出神入化,其他国家根本接不住。 2001 年刚加入的时候,中国出口额在全球还排不上号,可到了 2011 年,出口总额就比 2002 年涨了 4.8 倍,全球占比硬生生冲到了 10.4%,成了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这速度简直跟坐火箭似的。 能有这成绩,说白了就是中国工厂造的东西太能打,同样的质量,价格能比别人低一大截,不管是手机、家电还是衣服鞋子,一摆上货架,消费者用脚投票都选中国货。 就说手机这行,印度人现在手里拿的手机,十部里有六七部是中国牌子,这要是放在十几年前根本不敢想。印度曾经也有自己的本土手机品牌,像 Micromax、Karbonn 这些,2016 年初的时候合计能占 46% 的市场份额,当时还幻想能跟国际品牌掰掰手腕。 结果中国厂商一进场,小米 2018 年就把三星赶下了印度第一的宝座,单季度市场份额就冲到 29.7%,OPPO、vivo 也跟着分蛋糕,没多久中国厂商就霸占了印度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机市场。 更狠的是低端市场,2022 年千元人民币以下的手机占印度销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八成都是中国货,印度本土品牌拼了老命也只占 4% 到 5% 的份额,连块像样的电路板都造不利索,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被抢走。 衣服鞋子这些日用品就更不用说了,中国纺织业简直是降维打击。2023 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 34.3%,光是纺织品就占了 41.5%,相当于全球每两件纺织品里就有一件是中国造。 印度本来在纺织业有点基础,毕竟劳动力多还便宜,可跟中国一比根本不够看。中国从纺纱、织布到染整有完整的产业链,机器是最先进的,工人手艺也熟,成本能压到最低,印度工厂要么缺设备,要么缺熟练工,织出来的布又贵又差,别说跟中国抢全球市场,连自家商场里的衣服都是 “中国制造”。 2024 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都涨到 3011.3 亿美元了,印度连零头都赶不上,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家电行业也是同理,海尔、美的这些中国品牌早就把生产线铺到了全球,冰箱、洗衣机不仅便宜,还耐用,售后服务也跟得上。 印度本土家电厂造个电风扇都能出故障,更别说空调、电视这些复杂点的电器了,要么依赖进口零件,要么造出来价格高得离谱,普通老百姓根本买不起,只能任由中国家电占领市场。 有人算过,印度市场上的家电产品,中国品牌的价格能比本土品牌低 20% 到 30%,质量还更靠谱,换谁都知道该买啥。 这就直接戳中了印度的痛处 —— 制造业实在太弱了。喊了好几年 “印度制造”,可 2024 年制造业占 GDP 的比重也才 17%,跟之前说的不到 15% 差不了多少,连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比不上。 不是印度不想造,是真的没那个本事,青壮年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连简单的技术活都干不了,行政效率还低,办个工厂审批能拖大半年。 中国厂商就算在印度设厂,比如小米建了六家工厂,95% 的手机在印度组装,可核心的芯片、屏幕还是得从中国运过去,印度连个像样的零部件产业链都建不起来,所谓的 “本土生产” 不过是贴个标签。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加入 WTO 后关税一降再降,从 2001 年的 15.3% 降到了 9.8%,按理说进口商品会冲击国内市场,可中国工厂反而越练越强,把成本和质量控制得死死的。 印度倒是一直搞贸易保护,反倾销调查效率比欧盟还高,可越保护本土产业越弱,到最后连日常用品都得靠进口,其中不少还是中国货。 这就难怪印度商工部长急眼了,看着中国货塞满印度货架,自家工厂开不了工,只能喊着 “不欢迎中资”,可说白了,要是本土制造业真能打,哪用得着怕中国竞争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