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家幼儿园的学生家长集体到教育局反映,要求开除幼儿园里的非洲外教。家长们的理由是

一家幼儿园的学生家长集体到教育局反映,要求开除幼儿园里的非洲外教。家长们的理由是:孩子们还都在懵懂时期,教师的生活习惯,一言一行会影响到孩子一生。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纯粹的中国人。 先得说,家长疼孩子、盼孩子好的心思能理解,但把“纯粹中国人”和“非洲外教”对立起来,这逻辑本身就站不住脚。 什么是“纯粹的中国人”?是黄皮肤黑头发,还是懂礼仪、明事理、有包容心?显然是后者。孩子的价值观养成,靠的是家庭和学校的正向引导,不是靠隔绝不同肤色的人。 再看看外教的作用。幼儿园请外教,大多是为了让孩子接触地道口语,培养对不同文化的感知力。2024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合规外教带的幼儿班级,孩子语言表达意愿比普通班高37%,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家长担心“生活习惯影响孩子”,可问题的关键不在肤色,而在资质。只要外教有合法教学资质、无不良记录,生活习惯只要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没理由苛责。 要是按“影响孩子”的逻辑,那我们每天接触的外国动画片、进口绘本,难道都要禁了?孩子成长需要的是多元环境,不是封闭的“无菌舱”。 更该关注的是幼儿园的管理。有没有审核外教资质?有没有定期和家长沟通教学内容?这些才是保障孩子权益的关键,而不是一刀切地排斥非洲外教。 现实中,不少非洲外教认真负责。去年广州某幼儿园的尼日利亚外教,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园陪孩子读绘本,家长群里全是好评,这样的外教凭什么被开除? 把“不同”当成“威胁”,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认知。培养“纯粹的中国人”,更要培养孩子的包容心和国际视野,这才是能伴随孩子一生的宝贵品质。 教育局回应时也该拎清重点:先核查外教资质,再搭建家长和幼儿园的沟通桥梁,而不是被错误的“纯粹”论带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