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里藏刀:巴西无纺布反倾销的算盘与反噬 10月30日,巴西政府一纸公告,把克重7—150克的无纺布推上风口浪尖:30天应诉期,火药味瞬间拉满。从手术衣到农场保膜,这片“布”牵动的可是千亿级下游链条。 数据最打脸:去年巴西吞下全球一半以上无纺布进口,年砸10亿美元,如今却喊“倾销”,像极了吃饱后骂厨子。更魔幻的是,同一本账簿里,巴西对华农产品出口进账1200亿美元,碗里的饭还没凉,就掀桌子,双标得赤裸。 我看来,这招并不新鲜。年初对二氧化钛用同一套“模糊标准+门槛”剧本,短平快护犊子,却忘了自家产能连30%缺口都填不满。终端涨价、工厂断料,最终是巴西消费者替政府买单。 当然,中国企业已非吴下阿蒙:联合应诉、东南亚建厂、规则内反杀,组合拳早就打熟。金砖峰会上刚承诺“反对保护主义”,话音未落就“布”里藏刀,信用赤字可比贸易赤字更难修复。 下一张金砖大合影,巴西还敢站C位吗?留言聊聊:你觉得中国是该硬刚到底,还是顺手递个谈判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