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唐德宗李适崇陵-南门神道石刻

一、崇陵简介 唐崇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北嵯峨山,依山为陵,陵园分内外两城,内城置四门,以四神命名。崇陵陵垣依山势构筑,平面布局近似梯形。 南门神道石刻地表现存共32件(西侧16件+东侧16件),自南向北依次为石柱华表1对、翼马1对、鸵鸟1对、仗马&牵马人5对、翁仲10对。 西侧缺:鸵鸟、5件牵马人、第6尊武官翁仲; 东侧缺:第一尊仗马、5件牵马人、第2尊文官翁仲。 唐德宗入葬时,日本遣唐使空海法师也在其中,发现京都一山酷似嵯峨山,回国后建议该山易名为嵯峨山,时任皇太子府邸也更名为嵯峨院。该皇太子即位后,称“嵯峨天皇”。 二、李适生平 李适[kuò](742年-805年),唐代宗李豫长子,生母睿真皇后沈氏。 742年,李适出生,同年封奉节郡王; 755年14岁,安史之乱爆发; 762年21岁,父亲唐代宗李豫即位,委任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封鲁王;同年改封雍王; 764年23岁,安史之乱平定后的次年,代宗李豫立李适为皇太子; 779年38岁,代宗李豫病逝,李适即位; 805年64岁,李适驾崩,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11月8日,其孙唐宪宗李纯葬德宗于崇陵。 德宗初即位,力行改革,建中元年(780)纳杨炎议,行“两税法”,财政遂振;又抑藩镇,反激成乱。建中二年,田悦、李惟岳、李纳、梁崇义连兵反,命马燧、朱滔、李希烈往讨,旋朱滔、李希烈亦叛。泾原兵过长安哗变,拥朱泚为帝,德宗奔奉天,再奔梁州,赖李晟收复京师。自此姑息藩镇,倚宦官典禁兵,威柄日削。回长安后,专事聚敛,宫市掠夺,税重民困,矛盾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