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重阳节里的怀思! 1929年的重阳节,闽西的风霜卷着战地的野菊香,临江楼上,一

重阳节里的怀思! 1929年的重阳节,闽西的风霜卷着战地的野菊香,临江楼上,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凝望汀江两岸的秋光。他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挥毫写下了《采桑子·重阳》。 殊不知,此时的他,疟疾缠身、红四军前委落选、险些丧命于民团突袭,可谓是九死一生,但他却在黄花与霜天里,将萧瑟秋光凝成了革命者的壮阔诗行‌。 那时的闽西,枪声刚歇,上杭城头的红旗还浸着硝烟。他躺在担架上辗转永定乡村,被赤卫队员背过金丰大山的险径,又在临江楼的黄菊丛中,把“人生易老”的喟叹化作“天难老”的哲思。秋风扫过战地,残存的野菊竟比春光更美,正如他笔下“寥廓江天万里霜”——霜是冷的,江天却是热的,恰似他落寞时心中仍未熄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