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尼米兹号最终还是走了,根本不敢在原地逗留打捞坠海的战斗机。   这艘在美国海军服

尼米兹号最终还是走了,根本不敢在原地逗留打捞坠海的战斗机。   这艘在美国海军服役近半个世纪的“老兵”,就这样带着两架总价值超一亿美元的军机残骸,匆匆结束了自己的“谢幕之旅”。   没人想到,一场原本用来“秀肌肉”的南海部署,最后会以如此狼狈的方式收场,而“不敢打捞就跑”的选择,背后藏着的全是美军摆不上台面的困境。   其实尼米兹号不是不想捞,而是实在没能力、也没勇气留在原地。坠机的海域水深数千米,海底地形错综复杂,想在这种地方找到两架坠入深海的军机,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还记得2022年美军打捞F-35C战机时,花了好几周时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才勉强成功,而且全程充满不确定性。   对现在的尼米兹号来说,长时间停留在事发海域,不仅会耽误返航退役的日程,更意味着要承担巨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是早已捉襟见肘的美军难以承受的。   更让美军头疼的是中国外交部主动提出的人道主义协助。   按理说,有专业的深海打捞能力帮忙,能大大提高残骸回收的概率,可美军却一口不敢应。   原因很简单,坠毁的MH-60R直升机和F/A-18F战斗机上,装着美军最核心的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一旦让中国介入,这些压箱底的技术机密就可能泄露。   可拒绝帮忙,又得独自面对技术被其他国家获取的风险,这种两难境地,让美军只能选择“三十六计走为上”,宁愿遗弃装备,也不愿放下霸权的颜面。   而这背后,是尼米兹号早已不堪重负的“身体”,从1975年服役到现在,这艘航母早就超期服役,毛病缠身。   2021年,核动力装置被检出“材料缺陷”;2022年,复因饮用水系统污染中断训练。关键零件停产,日常维护只得拆用二手部件,艰难的维持运转状态。   这可不是尼米兹号独有的问题,整个美军航母舰队都深陷泥潭:“杜鲁门”号出过碰撞和坠机事故,“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和排污系统故障不断,说白了就是野心太大,可资源根本跟不上。   原本尼米兹号这次来南海,是想高调展示美军的存在感,给东亚释放“强硬信号”。   可谁能想到,26号那天,短短半小时内两架舰载机接连坠海,这场“力量展示”瞬间变成了“能力缺陷”的现场直播。   美军官方通报里只敢强调“5名机组人员全部生还”,对装备损失和任务失败绝口不提,这种避重就轻的公关,根本掩盖不了事实的狼狈。   最后,尼米兹号只能黯然驶向华盛顿州的母港,等待它的不是凯旋仪式,而是低调的退役流程。   它留下的,不仅是南海深处的军机残骸,还有美军“资源无限、技术绝对领先、行动绝对自由”的旧日神话。   当一艘航母连自己的装备都不敢打捞,当一支海军连基本的维护都难以保障,再强硬的姿态也显得外强中干。   尼米兹号的仓促离场,其实已经告诉世界,美军的全球霸权,正在被装备老化、资源透支的现实一点点侵蚀。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