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赤水向全球遵商递上三张名片,亮出四大机遇

在遵商联盟大会的招商推介

赤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勇

2025年10月28日

初识赤水,这里有誉满中外的世界名片。作为贵州最大通江口岸,赤水幅员1852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总人口31.8万。一是“红色名片”,这里是1929年贵州首个县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支诞生地,1935年“四渡赤水”从这里启航(元厚渡口);2010年,1300平方公里的赤水丹霞获批世界自然遗产,成就“丹霞之冠”美誉。二是“绿色名片”,全市森林覆盖率82.51%、居贵州首位,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是“中国竹都”“全国十大竹乡”,先后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华环境奖。三是“金色名片”,拥有“千瀑之市”“桫椤王国”等称号,累计斩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等60余张世界级、国家级荣誉。

走进赤水,这里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陆路方面,G4215蓉遵高速贯穿全境,距重庆172公里、泸州40公里,重庆经赤水至叙永高速(贵州段)正在建设,融入成渝“1.5小时经济圈”便捷高效。航空方面,周边有重庆、成都天府、贵阳3大国际机场,以及泸州云龙(距56公里)、茅台(距98公里)等支线机场,立体航空网覆盖全域。水运方面,赤水河“黄金水道”绕城而过,60公里外汇入长江,赤水港作为贵州最大通江港,单船通航能力800吨,客货船可直达重庆、上海等沿江港口。

投资赤水,这里有潜力十足的产业机遇。我们立足资源禀赋,持之以恒构建“生态优先、三产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不为“大而全”,只求“特而精、精而强”。

机遇一:仙草灵禽萃,健康赤水造,一个正在崛起的产业新星——“赤水造”的健康食品与生物医药

赤水金钗石斛——石斛“软黄金”。赤水是全国唯一国家级金钗石斛生产基地,面积10万亩,蕴藏量8000余吨/年,允采量6000吨/年。它长在丹霞石上,核心药用成分石斛碱含量稳定在0.53%以上,超国家《药典》标准33%,有不可复制的道地性。

赤水乌骨鸡——跑山的“营养宝库”。赤水乌骨鸡在当地特殊环境下养殖超260年,是拥有喙、冠、肉垂、耳叶、胫、爪、皮、骨、内脏及腹膜“十乌”特征的地理标志产品。其氨基酸总量是普通鸡的1.77倍,风味物质积累丰富。其绿壳蛋与白壳蛋相比,具有高硒、高锌和低胆固醇的优点,长期食用具有明显的抗疲劳、提高耐缺氧和抗衰老、提高免疫力作用,具有较高的营养和滋补药用价值。我们已培育出黑羽、白羽、绿壳蛋鸡三个品系,年出栏量以乌骨鸡为主,达到450万羽以上,年屠宰能力达1000万羽。

赤水生态竹笋——舌尖的“绿色财富”。我们有132.8万亩竹海,竹笋资源丰富、品质纯净。赤水楠竹笋在当地特有气候与土质条件下,形成独特营养水平和口感,作为新兴高端绿色蔬菜获市场认可,2019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认证面积51万亩,年生产20万吨各类竹笋。

赤水生态水产——“千瀑之市”的生态馈赠。赤水河流网密布,素有“千瀑之市”之称,山塘、水库众多,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群众一直有用“泡冬田”养鱼的习惯,中华倒刺鲃(青波)、长吻鮠(江团)等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已在赤水人工繁育成功。全市生态水产总面积已达到2.4万亩,年水产品产量达到7500吨。“蟠龙冷水鱼”“竹叶鱼”“月亮湖有机鱼”等地方品牌产品,市场供不应求。并获得中国长寿之乡绿色产业发展联盟长寿之乡养生(老)名优产品、贵州省绿色农产品评价等多重认证。

机遇二:河谷蕴奇香,酱韵启新章,一个厚积薄发的优势经典——“赤水酿”的酱酒产业

赤水河是美景之河,更是美酒之河,其独特的水质、气候和微生物环境,造就了酱香型白酒黄金产区。而赤水市独有的酿酒小环境,在微量成分与知名产区无显著差异的同时,集中海拔、低纬度、深河谷、微风速、生态水、红缨子、紫红泥、丹霞石、竹海酿等九种元素于一身,是绝妙的酿酒之地。我们依托此优势,推动赤水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品牌、品质、品味,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酱酒年产能5万吨。规划酱酒生产用地尚有4000亩左右,可承接3万余吨酱酒生产项目。

机遇三:千竿凝碧色,点竹可成金,一个价值千亿的绿色银行——“赤水竹”的循环经济

赤水市132.8万亩竹林是“绿色富矿”。2024年竹产业产值达90亿元,占遵义市的61.9%、贵州省的49.7%,我们致力于让竹子价值最大化,抢抓国家《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率先在国内县级层面完成《贵州省赤水市“以竹代塑”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构建从资源培育、科技研发、产品制造到市场应用的全产业链绿色价值体系。省、遵义市级层面分别出台《支持赤水市加快“以竹代塑”发展的若干措施》《“以竹代塑”重点产品推广应用工作方案》等支持政策,凝聚全省之力,支持赤水打造全国“以竹代塑”产业集聚示范区。先后获得“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中国竹都”等荣誉称号。谱写了赤水“两山”生态发展新篇章。在新材料赛道,竹基纤维等高技术材料应用前景广阔;在绿色建材赛道,竹集成材等符合未来建筑趋势;在循环利用赛道,竹屑等加工剩余物可用于生产生物质能源或有机肥。对投资竹精深加工的企业,我们将提供“定向竹林供应”保障,确保原料来源稳定、成本可控。

机遇四:山水怡情处,康养幸福城,一个未来可期的朝阳产业——“赤水游”的康养蓝海

久在樊笼里,一朝返自然。赤水山川秀丽、生态佳,森林覆盖率82.51%,负氧离子浓度高于世卫标准50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长期超96%,是天然氧吧,适合发展康养旅游。依托三大金字招牌,发展高山避暑、旅居康养、休闲旅游,构建生态旅游综合体。已规划多个优质康养地块,提供30700户康养住宅,可满足8.5万人长期居住。现寻求实力企业共同开发高端旅居社区、温泉度假酒店、康养综合体等项目。同时,赤水融合自然美学与人文情怀,推进业态升级、造势引流、提升服务质量,塑造“醉丹霞·宿赤水”品牌,打造高端民宿引领。欢迎投资运营精品民宿集群、户外运动基地、禅修养生馆等新业态,期待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引入健康管理中心、术后康复基地等业态,打造“候鸟式”养老目的地。

选择赤水,这里有优质高效的承接服务。开发区设施完备,现有赤水竹产业示范园,布局“一院一馆两中心”,并与国际竹藤中心、南京林业大学进行了深度合作。赤水经开区采用“一区多园”模式,建有竹浆纸制品产业园、竹木家具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等特色园区,拥有254万㎡标准厂房、32万㎡生活配套及3000亩以上产业发展可用土地。我们的营商环境体系健全。以“贵人服务˙丹青惠办”营商品牌建设为抓手,大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和“亲清”的政商关系,率先在全省实施“跨省联办”“跨省通办”“全省通办”“一窗通办”等服务。赤水市已成功打造成为“行政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优、营商成本最低、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潮起宜踏浪,风正可扬帆。赤水大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决策部署,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赤水实践。我们坚信,凭借赤水的资源、遵商的智慧,政企共同发展、共获成长的局面定能迎势而上、节节攀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展现“新风采”。我们期待,通过本次大会,汇聚更多目光关注赤水,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赤水,让先进理念在此碰撞、创新技术在此落地、产业资源在此集聚。我们承诺,赤水将以最大诚意、最优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每一份创意在竹都生根发芽、每一分耕耘在赤水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