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一旦破产,荷兰政府必须百倍千倍地进行赔偿! 说白了,中国要一直把安世制裁到倒闭,把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招过来,这样中国将会是全世界芯片最大的国家,我们就更有底气了。而且我们应该对荷兰政府进行无限期的追责,不能与之谈判。 安世半导体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企业”,10月24日闻泰科技刚发的三季报显示,安世三季度营收43亿元,净利润7.24亿元,毛利率34.56%,直接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中国市场贡献了近一半收入,汽车业务同比增长超26%,AI服务器、工业领域需求更是涨得厉害,连欧洲、美洲市场都保持两位数增长。 这业绩说明中国管理层把企业经营得好好的,所谓“治理缺陷”,纯粹是荷兰政府编的借口。 闻泰科技自己都在发力新品,80V、100V产品已经量产,宽禁带半导体收入翻了三倍,这么健康的企业被强行接管,分明是荷兰在美方压力下玩的政治把戏。 而且荷兰的野心早就藏不住了,从光刻机到企业控制权,步步都在卡中国芯片的脖子。 9月6日刚宣布扩大光刻机管制,把ASML的两款DUV光刻机也纳入禁售,直接导致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扩产计划停滞,要知道这两款设备占ASML年产能的15%,荷兰说禁就禁,完全不顾全球产业链稳定。 咱的商务部9月8日就明确表达不满,可荷兰根本不听,转头就在9月30日给安世下了部长令,10月7日更是通过法庭裁决夺走决策权,这种“技术管制不够,直接抢企业补刀”的操作,欧洲科技媒体Techzine都说是“史无前例”。 说白了荷兰就是想借着美国的东风,把中国企业辛苦培育的技术和市场据为己有,哪有半点“市场经济国家”的样子? 这时候“谈判”纯属对牛弹琴,荷兰从来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而是想逼迫中国妥协。 想想ASML的先例,之前禁售EUV光刻机,我们好言好语磋商,结果换来了更严的DUV管制;安世被收购6年都相安无事,偏偏在我们汽车芯片、宽禁带半导体突破的时候动手,这明摆着是趁火打劫。 10月13日外交部都放话了,明确反对这种“泛化国家安全”的歧视性做法,还提了《反外国制裁法》,这已经把底线划得清清楚楚。 荷兰要是真懂规矩,就该立刻撤销接管令,可直到现在连个回应都没有,反而忙着指派托管人员,这种态度下谈判,无非是给他们拖延时间、转移技术的机会,我们凭什么要配合。 真要反制,就得打到荷兰的痛处,既然他们不讲规则,那我们就按“对等原则”来,把安世制裁到他们撑不住为止。 安世的利润占闻泰科技的大头,荷兰强行接管后,10月13日闻泰股价直接跌停,市值蒸发80亿,欧洲车企也开始慌了,全球汽车芯片价格单日涨了3%。 这说明安世的供应链,早就和中西方市场深度绑定,荷兰想把它从中国产业链里剥离,只会两败俱伤。 我们完全可以收紧对安世的技术授权、切断关键原材料供应,毕竟它的中国区收入占比快到一半了,没了中国市场的支撑,再加上管理层动荡,破产不是不可能。 到时候荷兰政府就得考虑,是赔偿我们的全部损失,还是让自己的汽车产业跟着遭殃。 我们要是把安世的技术人员接过来,这更是反制的“高招”,安世在汽车功率半导体、宽禁带器件领域有核心技术,闻泰收购后能让它业绩翻番,靠的就是中国市场和技术整合能力。 现在荷兰搞政治干预,很多技术人员肯定看不惯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我们正好可以敞开大门。 之前国内企业引进海外芯片团队的案例不少,比如某功率半导体企业挖来欧洲专家后,IGBT良率直接提升15%,安世的团队要是过来,结合我们已经突破的80V、100V量产技术,绝对能让国产汽车芯片再上一个台阶。 荷兰想靠抢企业偷技术,结果反而把人才推向中国,这才是自作自受。 而且咱的追责必须是无限期的,不仅要赔经济损失,更要讨回公道,荷兰破坏的不是一次商业收购,而是国际社会信奉的契约精神。 闻泰花200亿收购,6年投入无数资源,把安世从亏损边缘带到年营收147亿,现在被强行托管,光直接损失就不止80亿,更别说未来的利润预期、技术积累的损失。 美国司法部之前起诉规避制裁的企业,光罚款就上亿,荷兰这种直接掠夺资产的行为,性质恶劣得多,没理由轻饶。 只要荷兰不还回控制权、不赔偿到位,就该一直施压,让他们知道破坏规则的代价。 那些说“谈判更稳妥”的人,根本没看清荷兰的本质,ASML 2024年对华营收占18%,全靠DUV设备撑着,可荷兰还是跟着美国禁售,说明利益在政治压力面前根本不值钱。 我们要是妥协,下次他们可能就会对其他中资半导体企业动手,到时候芯片产业的命脉就真要被掐住了,而这次硬气到底,不仅能保住安世的资产,更能让全球看到中国维护企业权益的决心。 现在闻泰的宽禁带半导体已经三倍增长,北大的芯片技术也实现突破,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和荷兰耗下去,霸权能横行一时,但赢不了技术创新的未来,更挡不住中国成为芯片强国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