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的妹妹钱学英比他小8岁,这年她三岁,钱学森11岁。 钱家对这个女孩有种别样的感情,他们觉得这是上帝赐给儿子最好的礼物。钱均夫夫妇育有两子,一个早夭,只剩下钱学森一人。他们觉得儿子太孤单了。 作为教育家的钱均夫知道这样对孩子性格成长不利,于是就有了一个主意。 钱均夫和蒋百里是刎颈之交,蒋家有五朵金花。于是恳求好友将三女儿蒋英过继给钱家。 蒋英在家里称为三儿,她的大姐将昭因病早逝。她是姐妹中长得最好看一个。这年三岁的她被钱家人抱走,取名钱学英。 钱均夫夫妇本以为钱学森有了玩伴,他们在一起一定很快乐。然而11岁的钱学森对这个刚来的妹妹,不知道如何逗她玩。三岁的蒋英离开父母,她还是个幼儿,成天哭闹要回家。 那边蒋家因为三女儿的离开也落寞,特别是母亲蒋左梅整日以泪洗面。蒋百里见状怕夫人得病,就把蒋英要了回去。 1929年,钱学森考入交通大学后,经常找在中西女塾读书的蒋英。此时蒋英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她正在中学读书。 钱学森经常来找,同学们都在围观议论,她们说这个男生长的帅。蒋英觉得挺别扭,她解释说他是我哥。 “你们家不是五朵金花吗?哪来的哥?”同学取笑。她只好又解释,“他是我干哥哥”。 “什么干哥哥,是你情哥哥吧”同学们的调侃,让蒋英羞红了脸。 后来,钱学森去美国留学,蒋英去了德国,他们的联系就断了。 1935年底,蒋百里奉命前往欧美考察军事和国防建设。蒋百里决定将蒋英和蒋和一同带往欧美留学。蒋英随后留在欧洲学习音乐。 1936年蒋英进入柏林名校学习德语,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以及俄语。经过一年语言专业的学习,第二年蒋英考入德国柏林音乐院,正式学习歌剧。 学习期间蒋英非常努力,也获得学校给予“天资卓绝、音韵与表情均臻神品”的评语。此刻她却收到父亲在广西宜山病逝的消息。 父亲的离去让蒋英化悲痛为力量,在柏林音乐院学习期间,她还多次参加德国大戏院的演唱活动。后来成为留音片公司的签约歌唱家,并在欧美女高音歌唱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1946年,蒋英通过十年的努力回到祖国。 一到上海蒋英就被各方媒体报道,例如《申报》1947年1月29日便以《蒋英女士学成返国》为题报道: 蒋百里之女蒋英女士,赴德赴瑞士,研习音乐十年。最近返国,已由国立音乐院聘为教授。闻蒋女士拟在最近期间,于京沪两地,开一盛大之音乐会。 “蒋英独唱会”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行。整个演唱会持续三个多小时,蒋英一共演唱了十六首歌,既有欧洲咏叹曲和现代情歌,同时还特别“接地气”地演唱了两首中国民谣。 此时蒋英名声鹊起,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年七月,钱学森回国探亲,他先看望在上海租住的父亲,此时他们已经十二年没有见面。又与父亲去杭州拜祭了母亲章兰娟。接着又去了北平专程看望了清华大学校长,拜见了几位恩师。这次回来,钱均夫有一桩心愿未了。 儿子已经三十六岁了,至今还没有成家。蒋家三女儿他最中意,可不知人家怎么想的。钱均夫找到蒋英,说她干哥哥年龄大了,至今还单身。想为他物色一个姑娘。蒋英爽快地答应了,她说一定给哥哥找一个好姑娘。 蒋英请客给钱学森找了两位贵族小姐,吃饭时他的左边和右边都坐着相亲对象,一个富豪人家小姐相中钱学森,当时就邀请他第二天去家里看名画,钱学森直接回绝说没时间。 他的眼睛一直盯着一个方向,那是蒋英做的地方。蒋英被他一直看着,心里也在琢磨,干哥哥不会看上自己了吧。 相亲会结束后,钱学森一个也没有相中,随后他被大学邀请演讲。在演讲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人——蒋英。她也来听自己演讲,钱学森很激动。 演讲结束后,他主动提出送蒋英回家。两人到了家里,蒋英提出要给他放光碟听。他说不用,他不想听,他有话要对她说。 钱学森对蒋英说,和我一起去美国。蒋英懵了,但是她也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立刻回道,我有男朋友。钱学森回道,我也有女朋友,那都不算。 蒋英对这个干哥哥印象也非常好,两人算情投意合,就答应和他去美国。 蒋英在她事业刚起步的时候,选择了和钱学森结婚,放弃了音乐事业,一辈子都在背后默默地支持自己丈夫。 钱学森在感情上虽然不会甜言蜜语,但是真挚的感情最能打动人。或许他对蒋英的感情在蒋英过继给他们家的时候就有了,他们两家在交往的过程中,他就喜欢上这个妹妹,缘分就是这样的奇妙,蒋英注定与钱家有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