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约真豁出去,公开介入俄乌冲突,能不能打赢俄罗斯?说实话,到了那一步,大家倒是挺想看到的。因为要是只有美国单打独斗,俄罗斯或许胜算不大;英法德一块上,胜负可能各半。可北约全员上场,反而未必就能稳赢! 要是北约真不管不顾,公开派兵介入俄乌冲突,到底能不能打赢俄罗斯?这话一出来,不少人都挺好奇想看看结果。毕竟要是只有美国一个国家上,俄罗斯想赢可能有点难; 但要是英国、法国、德国这几个国家一起上,那谁输谁赢还真说不准,大概率是一半对一半的机会。可要是北约所有国家都一起下场,反而不见得就能稳稳当当地赢下来! 先说说俄罗斯这边,打起仗来能撑住的本事确实超出不少人想象。就拿造弹药来说,俄罗斯只用三个月造出来的量,就能抵得上北约一整年造的。 为啥能这么快?一方面是有中亚那边稳定供应做炮弹发射药的棉花,另一方面还通过一些不那么正规的渠道打通了供应链,让生产没断过档。 反观北约,看着家大业大,手里的家伙事儿好像挺厉害,31 个国家加起来的经济总量差不多有 50 万亿美元,是俄罗斯的 25 倍,在东欧也早就摆好了战斗群,还有像 F-35 那样能随时起飞的先进战机。 可实际上,北约的问题一点不少,光弹药供应就愁坏了人。比如那种 155 毫米的炮弹,北约好不容易凑了钱下单,结果第一批货得等两年才能拿到,而且生产这种炮弹还得靠从中国进口的一种关键原料,少了这东西,想多造都没辙。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手里握着能牵制欧洲的重要东西 —— 能源和一些造装备离不开的原料。现在欧洲还有 19% 的天然气是从俄罗斯买的,像斯洛伐克这个国家,70% 的天然气都得靠俄罗斯的管道输送。 除了天然气,俄罗斯还控制着全球差不多 44% 的浓缩铀,欧洲很多核电站用的燃料都来自俄罗斯,就连造飞机、坦克必须用到的钛金属,全球最大的生产商也在俄罗斯。 这些东西可不是随便能替代的,一旦真到了打仗的时候,俄罗斯哪怕不用开枪开炮,只要把能源供应收紧点,欧洲的电厂就得先慌起来,工厂想正常开工都难,更别说支持北约打仗了。 之前 2022 年冬天就出过这样的事,俄罗斯只是稍微把输气的阀门关小了点,德国那边就乱了套。 超市里的取暖器被一抢而空,不少老人抱着电暖宝在寒风里排队买,连巴斯夫那种大化工企业,都不得不把欧洲最大的化工基地里的部分装置关掉,就因为没了便宜的天然气,连造塑料的原料都凑不齐。 意大利的情况更糟,老百姓家里交的能源费直接涨了两倍,餐馆老板看着燃气表直叹气,连烤披萨的炉子都不敢多开,就怕成本太高扛不住。 再说北约内部,也不是一条心。31 个国家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差得特别多,像奥地利,现在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降到了 12%,所以支持对俄制裁还挺积极; 可斯洛伐克不一样,要是断了俄罗斯的气,全国一半的化工企业都得停工,所以在制裁这事上肯定不敢轻易点头。 除了能源问题,在武器援助上也有分歧,比如波兰一直催着德国给坦克,可德国因为生产坦克的企业缺原料,根本不敢答应。 还有美国,要是把兵力调到乌克兰这边,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就会变得紧张,相当于拆了东边的墙补西边的墙,顾此失彼。 而且欧洲很多国家的军费都不宽裕,像德国,2023 年的军费才勉强达到本国经济总量的 2%,真要长期打下去,就得从财政里挖钱,到时候老百姓肯定不乐意,抗议声一大,政客们也扛不住压力。 这么看下来,北约虽然表面上看着实力强,但真要全员下场和俄罗斯打,麻烦事一大堆,想稳赢可没那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