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西和美国共同宣布了 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参加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东盟峰会期间,与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会晤,并表达可能会达成一些协议。 这场会晤选在东盟峰会开幕当天,时机耐人寻味。要知道本届峰会主题是“包容性与可持续性”,可美国历来参会总带着“小算盘”,这次特朗普找上门,绝非简单的寒暄。特朗普一见面就把巴西夸得天花乱坠,说能达成“对两国都非常有利的协议”,卢拉也顺着话头说“没理由存在冲突”,表面看一团和气,实则各有各的算盘要打。 核心的矛盾点早摆在台面上了——关税。特朗普之前把大部分巴西输美商品的关税从10%一下飙到50%,巴西的农产品、钢铝制品出口直接被卡了脖子。眼看自家产品在美国市场没了竞争力,卢拉急得多次主动求对话,10月初刚跟特朗普通完电话要取消关税,这次峰会更是直白说“真心希望关税能降下来”。特朗普倒是会拿捏时机,出发前故意放话“合适的话愿降低关税”,把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 美国这么做可不是单纯想跟巴西修复关系,更像是在给自家“后院”加固篱笆。特朗普政府一直把拉美当成自己的势力范围,还大言不惭说“他们需要我们远远超过我们需要他们”。现在中国在拉美存在感越来越强,已经成了南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巴西的大豆、铁矿大多销往中国,5G建设也用了中国方案,这让美国坐不住了。拉上巴西搞协议,说白了就是想把巴西重新绑回自己的战车,削弱中国的影响力。 更值得琢磨的是美国的“胡萝卜加大棒”套路。想让巴西听话,先给点甜头,比如降低关税;但背后肯定藏着条件。特朗普任命的国务卿鲁比奥可是出了名的反华强硬派,之前就积极主张制裁中国。这次让他负责后续谈判,十有八九会逼着巴西在对华合作上让步,比如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当地基建,或者在供应链上跟中国脱钩。这种胁迫手段美国用得熟门熟路,之前就施压墨西哥疏远中国车企,还威胁巴拿马运河相关企业出售资产。 卢拉心里其实门儿清,但巴西的处境实在两难。一方面要靠美国市场缓解经济压力,不得不坐下来谈;另一方面中国是巴西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大豆、肉类出口离不开中国市场,真要选边站只会得不偿失。所以卢拉才反复强调“坦诚交流”,想在两大国之间找平衡,既争取美国降低关税,又不想得罪中国。毕竟中国给的是实实在在的投资和订单,而美国之前搞的“美洲增长倡议”之类的承诺,最后都成了空头支票。 这场峰会外的会晤,把美国的霸权逻辑暴露得明明白白。东盟峰会主打“包容性”,美国却忙着拉小圈子;峰会强调“可持续性”,美国眼里只有地缘政治算计。把拉美国家当成可以随意操纵的棋子,用关税威胁、利益诱惑逼人家站队,这种做法根本不是平等合作,而是赤裸裸的霸权霸凌。 美巴所谓的“协议”能不能成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想靠这种手段遏制中国、控制拉美,根本行不通。时代早变了,平等互利的合作才是人心所向,霸权套路注定走不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特朗普普京会谈 特朗普韩国 巴西怒怼特朗普 g20巴西峰会 g20里约峰会 特朗普普金会晤 巴西金砖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