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30年,日本人在大庆疯狂找油田,为此打了很多口井,但没想到,其中一口井只需要

1930年,日本人在大庆疯狂找油田,为此打了很多口井,但没想到,其中一口井只需要在打300米就能出油,它就是著名的松基三井。 新带国太郎是日本地质专家,早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学石油地质,毕业后进满铁地质调查所当参事。1928年初,他接任务搜集东北石油情报,公开身份掩盖资源掠夺目的。1929年春天,他带队从哈尔滨出发,沿东清铁路进牡丹江上游森林区,买20匹骡马运器材和给养。队伍挖探坑取岩芯,记录地层数据。那年4月,他申请经费搞第二次考察,从哈尔滨火车直奔满洲里,在扎赉诺尔煤矿挖6个探坑,分析煤层与石油关系。1930年4月,他又领人去安达县附近选点钻井,目标直指松辽平原。整个过程,他主导情报收集,推动日本军方扩张计划,却因技术短板屡屡碰壁。 李四光是中国地质学家,湖北应城人,早年留学英国伯明翰大学,1918年拿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和地质调查所干活,1928年3月31日在《现代评论》发文《燃料的问题》,点出中国燃料短缺,推测东北有石油潜力。1930年代,他考察长江中下游铁矿,攒陆相沉积资料。1941年,他正式提出陆相生油理论,强调陆地湖泊有机质沉积也能生油,挑战国际海相生油主流观点。这理论基于华北东北地层测量和化石分析,1943年他领衔新疆油田报告,主张多期多层生储油。1955年任地质部部长,他用这套理论指导全国石油普查,扭转中国贫油论调,推动松辽盆地勘探转向。 王德民是山东人,1955年北京石油学院地质系毕业。1959年进松辽石油勘探局,从实习员干起,参与大庆地质测试。1960年8月调测试组,住漏雨牛棚,管井下压力数据采集。国际赫诺法精度不够,他翻外文资料,结合本地地层,手写公式草稿。100多天验证后,推导松辽法,提高测压准度两倍。这方法用上后,确保钻井安全。1980年,他发展限流压裂法,大庆储量增7亿吨。1994年,他领导分层动态检测工艺体系,建三年完成,帮油田初期开发稳产。他一生献石油,2001年当工程院院士,获小行星命名王德民星。 话说19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扩张,石油八成靠美国进口,急想摆脱依赖,转盯东北资源。新带国太郎带勘探队进大庆,公开为满铁工作,实际掠夺情报。队伍从哈尔滨北上,带钻机岩芯箱,到松辽平原选井位。先地质测量,架木钻塔,连蒸汽机转钻头。打多口井,每井钻数百米,取岩芯查油气迹象。松基三井在高台子镇附近,4月开钻,钻头进地下,吊岩芯记录厚度。到1000米,岩芯现粉砂岩细砂岩层,有局部油浸,但无明显喷出。新带国太郎看数据,下令停钻,拆钻杆收拾设备,转2公里外另井位。 日本勘探受设备限,钻机顶多1000米,扛不住高压层。队伍对东北地质浅尝辄止,没整体盆地绘图,仅初步测量选点。军方催进度,快速打井,无油迹象就弃,避免延误别区。整个活动数月,风雪中推进,骡马运物,留废弃井口。松基三井距油层仅300米,却因这些被忽略。1940年,他们在安达县打1000米井,离大庆产区1公里,仍未见工业油流。满铁报告称当地无价值,放弃勘探。到1945年战败,日本东北找油大动作停。30年努力,打井无数,却空手走人,误判这片地贫油。 其实,日本错过不光技术问题,心态也关键。他们掠夺导向,没沉心研究地质,急功近利。相比,中国人后来用科学耐心翻盘。新中国成立,石油紧缺,工业缺血,国际说中国贫油。1955年,李四光陆相理论上台,东北地质局派队进松辽。1956到1957年,队员测地形查岩层,绘图取样。发现盆地中大凹陷,沉积岩厚4000到5000米,储油潜力大。1959年,国家下决心,月内运7万吨物资,4万工人上阵。钻探初遇压力高,钻头卡住。王德民带队围油灯翻书,铅笔划公式。 王德民团队100多天算出松辽法,调仪器,泥浆循环顺。工人们砸冰取水,用脸盆水桶扛50吨,连管道供水。9月26日,松基三井钻1300米,喷工业油流,日产13吨。大同镇改大庆,油田命名。余秋里评这井为找油理论突破,推动勘探。陆相理论实践证明,陆地也能出大油田,摘中国贫油帽。1960年,油田建会战,铁人王进喜带头拼。产量稳升,占全国陆上原油四成,撑工业化。 大庆发现标志中国石油自立。李四光理论指路,王德民技术解难,工人汗水浇灌。比日本急躁,中国靠科学毅力。松基三井从废弃到喷油,300米差出两种命运。日本勘探留情报空壳,中国开发成宝库。历史就这样,机会给有准备的人。李四光1971年北京逝,王德民继续钻研,分层测试稳产,晚年科研加速,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