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一则简短却意味深长的消息: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外

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一则简短却意味深长的消息:应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外交部邀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外务相崔善姬将于10月26日出访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朝鲜和俄罗斯的关系,这几年可不是一般的“铁”。 朝俄关系并非一夜之间铸就铁板一块,早年虽有冷战余温,但近年地缘压力下,两国互动频密起来。俄罗斯面对西方制裁,急需东方伙伴;朝鲜则寻求经济和技术突破。2023年起,双方高层互访增多,金正恩与普京的会晤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平壤,一次次夯实基础。能源贸易率先回暖,俄罗斯通过管道输送石油,朝鲜开放罗津港作为转运枢纽。这种务实合作,避开意识形态空谈,直击民生痛点。2024年上半年,俄朝贸易额已超以往峰值,涵盖粮食、机械和原材料交换。两国都明白,在单边主义盛行的时代,抱团取暖是理性选择。这段关系的发展,反映出小国在大国夹缝中求生的韧劲,也预示着多极化格局的悄然成型。 2024年6月19日,普京访朝期间,两国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这份文件长达23条,覆盖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领域。核心条款规定,若一方遭受武装侵略,另一方须提供即时援助,包括军事支持。这不同于以往的友好宣言,而是带有防御义务的绑定协议。条约还强调互不干涉内政、尊重主权,并设立联合委员会监督执行。11月,金正恩批准文件,12月4日,莫斯科交换批准书后即生效,取代了2000年的旧版睦邻条约。生效速度之快,凸显双方急迫感。俄罗斯从中获益于朝鲜的低成本军工产能,朝鲜则换取先进技术转让,如卫星和核电设备。这种不对称互补,推动条约从框架向实质转化,避免了空洞承诺的陷阱。 崔善姬作为朝鲜资深外交官,此次出访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时间定在10月26日起,先莫斯科后明斯克,为期约一周。这是她继2024年11月后再次访俄,行程聚焦条约落实。俄罗斯外交部确认,她将与拉夫罗夫讨论经贸深化和安全协调;白俄罗斯方面,则强调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崔善姬的角色关键,她主导过多次核谈,擅长在高压环境下周旋。此次访问,正值特朗普访韩前夕,时机敏感,可能涉及三边协调机制。出访议程包括能源协议续签、边境物流优化,以及军事技术交流。白俄罗斯作为俄盟友,其加入上合组织后,三国合作链条更紧凑。崔善姬的表态,通常预示平壤的底线,此行或将敲定2025年联合项目清单,强化朝俄白在反制裁上的协同。 军事层面的互助,是朝俄条约的试金石。2024年底,朝鲜依据条款,向俄罗斯派遣部队,首批约1.2万人,主要部署库尔斯克地区。这些士兵接受俄式训练,融入混编单位,参与防御作战。2025年上半年,朝鲜官方公布阵亡101人,受伤约1000至2000人,数据基于现代化战争比例估算。乌克兰方面声称朝军伤亡更高,达3000人以上,但缺乏独立验证。部队主要执行工兵和火力支援任务,避免高强度正面冲锋。俄罗斯媒体赞扬其纪律性,普京公开致谢,称此举巩固了前线稳定。朝鲜国内则通过表彰仪式,强调牺牲价值。这种援助,不仅缓解俄军兵源短缺,还让平壤积累实战经验。条约的互助条款在此落地,证明了从承诺到行动的转化路径。 武器供应是朝俄合作的另一重心。从2023年8月起,朝鲜通过罗津港向俄罗斯出口军火,集装箱总量超2万个,主要装载152毫米炮弹和导弹部件。韩国情报估算,炮弹数量达500万枚以上,甚至接近940万发,占俄军2025年第二季度消耗近一半。这些弹药经海运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再转铁路至前线,直接提升顿巴斯火力密度。罗津港作为中转枢纽,日均吞吐量翻番,俄罗斯以粮食和燃料对等支付。出口品类还包括火箭弹和地雷,质量经俄方检验合格。这种规模供应,源于朝鲜200多家军工厂满负荷运转,产能利用率达峰值。合作避开公开招标,转为政府间直贸,规避西方追踪。结果是,俄军补给链更稳,朝鲜经济获喘息。 三国框架下,朝俄白互动渐趋制度化。白俄罗斯作为缓冲国,推动欧亚经济走廊建设,2025年启动联合物流项目,连接平壤至明斯克的陆海通道。俄罗斯主导的安全对话,纳入白方经验,如反恐演习协调。三国高层通过上合平台,交换情报,共同应对美欧制裁。2025年9月,北京阅兵中,朝俄白代表同台,象征多边共识成型。经济上,白俄罗斯提供机械设备,换取朝鲜矿产;军事上,三方探索联训模式,避免单边依赖。这种三角合作,放大各自优势,形成反制西方的小圈子。国际观察家指出,它虽非正式联盟,却在能源和军贸上互锁,挑战单极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