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核聚变风口避坑指南!这6家垄断80%份额,真核心都有实单硬技术 核聚变彻底炸了!

核聚变风口避坑指南!这6家垄断80%份额,真核心都有实单硬技术

核聚变彻底炸了!中科院“中国环流三号”稳跑100秒,ITER完成“电磁心脏”安装,上海更是敲定2045年商用聚变电站。但跟风潮里杂毛股遍地:签个意向书就敢蹭概念,参股小公司就敢吹布局。其实这行技术壁垒高到离谱,1亿℃高温+中子辐照的考验,全球能扛住的企业两只手数得过来。真正的核心就6家,直接垄断全产业链80%份额,今天用大白话扒透它们的真本事。

先破误区:核聚变早不是“画饼”,现在靠真订单赚钱

别再信“永远差50年”的说法了!核聚变产业链已经从实验室走进订单场。这装置像个“超级锅炉”,要稳住得解决三大难题,对应三大黄金赛道,现在都在批量出货:

- 用超导磁体“抓牢”1亿℃等离子体

- 用耐高温部件“扛住”极端环境

- 用精密设备“控好”低温与真空

国内2025年专项投入超200亿元,兰石重装单家核能订单就达25亿元,市占率60%。ITER、合肥BEST这些大国重器都在抢货,行业早进入“卖产品赚钱”的阶段,不是赌未来,而是做现在。

3大赛道6家核心:每家都有“不可替代”的硬实力

这6家要么是ITER独家供应商,要么握有全球唯一技术,实实在在卡住了关键环节。

超导磁体赛道(电磁心脏):2家垄断全球供给

1. 西部超导(688122):全球仅3家能做“铌钛锭棒-线材-磁体”全流程,国内市占率超90%。ITER指定用它的铌钛线材,国内所有聚变装置都从这进货。更稳的是主业航空航天钛合金能供血,核聚变业务虽占比不高,但抗风险力拉满。

2. 联创光电(600363):高温超导全球领跑,-196℃就能工作,比低温超导成本低太多,适配商业化电站。已搞出国际首根百米级缆线,参与“星火一号”项目,订单预期12亿元,是未来技术趋势的先锋。

耐高温部件赛道(金钟罩):2家扛住1亿℃高温

1. 安泰科技(000969):全球唯一能批量造全钨复合偏滤器的企业,这部件是“排热防火墙”,直接面对1亿℃等离子体。ITER和国内EAST装置80%的钨基部件都来自它,单这业务就撑起近20%营收。

2. 国光电气(688776):ITER真空室核心供应商,产品抗辐照性能超国际标准3倍。关键是核聚变业务占比超30%,实打实的主业,还能一站式提供微波加热、诊断系统,竞标几乎没对手。

精密设备赛道(温控+基建):2家垄断刚需环节

1. 雪人股份(002639):打破进口垄断的“制冷高手”,兆瓦级氦气压缩机能把磁体冷却到-271℃,比进口便宜40%。国内在建聚变装置全用它的设备,核聚变订单占比超30%,制冷是刚需中的刚需。

2. 兰石重装(603169):核级装备“订单王”,ITER 7.3亿元真空室订单在手,2024年核能订单达25亿元,市占率60%。能把实验室设计落地量产,单台设备利润稳在25%以上,降本能力比技术更关键。

避坑3招:分清真核心和蹭热点的杂毛股

最近连主营塑料包装的公司都靠子公司小订单蹭涨,但主业巨亏,这种千万别碰。记住三个实锤标准:

1. 看是否进官方供应链:西部超导供ITER、安泰科技供EAST,都是公开可查的硬证据,光喊“战略合作”没供货记录的全是虚的。

2. 看营收占比:国光、雪人占比超30%,是真靠这行赚钱;占比不足1%的就算涨了也会跌回来。

3. 看技术是否唯一:西部超导的全流程生产、安泰科技的偏滤器量产,新玩家10年追不上,可替代的都是伪核心。

最后聊两句:机会在“订单”不在“概念”

现在布局不晚,但要找对方向:兰石、雪人是“短期稳赚”,靠当下基建订单就能盈利;西部超导、联创光电是“长期爆发”,押注未来技术路线。2027年合肥BEST发电、2030年ITER实验,都是订单放量的关键节点。

这6家里,你更看好赚现在钱的兰石重装,还是赚未来钱的西部超导?还有哪些默默拿订单的硬核公司?评论区聊聊~

(注:内容为市场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81
用户14xxx81 2
2025-10-28 06:31
这些都不能说明什么,稳定一年也不一定有用,要有实打实的能量增益,不要弄虚的。就像前期量子卫星一样,花稍的没啥用。
z111111a
z111111a 1
2025-10-28 05:00
吹了这么多,目前有任何一个试验装置有正的能量增益了吗?有的话举一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