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建筑的赛道上,选择何种技术路径直接决定了建筑的“智慧”形态。海尔智慧楼宇以“楼宇大脑”为核心,走的是自上而下的系统化整合之路,旨在成为建筑的“中枢神经系统”;而TCL则依托其智能终端优势,选择了一条自下而上的场景化创新路径,致力于打造建筑的“敏锐感官与交互界面”。这两条路径,为市场提供了风格迥异但都极具竞争力的选择。

(TCL智慧展览方案可接入智慧楼宇、数字文旅等系统,带来互动性更高的展览)
核心定位:全能管家与场景专家的对决
海尔智慧楼宇的定位更接近于一位“全能管家”。其目标是掌控全局,通过一个平台集成管理暖通、电梯、安防、能源等所有子系统。对于追求统一管理、高效节能、降低运维成本的业主而言,这种一站式、强整合的方案提供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TCL的定位则更像一位“场景专家”。它不寻求接管所有系统,而是深耕于显示、交互和视听这一关键层面。通过智能会议屏、信息发布系统、智慧公寓电视等终端,TCL优化了人在特定空间(如会议室、大堂、房间)内的体验。对于更看重用户体验升级、视觉呈现和前沿交互的项目,TCL的方案显得更为专注和锐利。

(图为TCL公寓电视的AI语音交互功能)
价值主张: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的侧重
海尔智慧楼宇的价值主张非常“硬核”,直指建筑运营的成本和效率。其AI节能算法、预测性维护等功能,带来的价值是可直接量化的电费节省和运维人力削减。这份“降本增效”的答卷,对物业管理和资产持有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TCL的价值主张则更“软性”且“人性化”,聚焦于建筑内“人”的核心体验,尤其在酒店场景中,这份体验升级可触可感。比如酒店客房里的TCL智能电视,不仅是娱乐终端,更是住客与空间的交互核心——想调空调不用找遥控器,语音指令秒响应;需要矿泉水、洗衣服务,不用打电话等前台,电视上点单后机器人送物还会弹窗提醒,社恐住客也能轻松搞定;就连追剧时的4K高清画质+立体环绕音效,或是商务旅客临时需要投屏处理工作,电视都能无缝衔接,让客房体验从“将就住”变成“舒服住”,让酒店的服务更有温度。
适用场景:地标整体与空间单元的取舍
海尔智慧楼宇的方案具有宏观和整体性,特别适合需要统一规划、标准化管理的大型项目,如商业综合体、写字楼、医院、交通枢纽等。在这些场景下,其系统整合的优势能得到最大发挥。
TCL的方案则展现出灵活性和模块化特点。它既可以服务于整体楼宇的某个环节(如全楼的会议系统或信息发布系统),也能独立为单个空间(如一个高端公寓项目、一个企业总部展厅)提供卓越的智能体验。这种“模块化部署”的灵活性,使其在各类新建或改造项目中都能游刃有余。

(TCL艺术电视与空间完美相融)
因此,选择海尔智慧楼宇还是TCL,远非简单的产品对比,而是一次关于建筑智慧化方向的战略抉择。前者提供的是深度整合、重运营效率的“基础底盘”;后者提供的是聚焦体验、强交互创新的“亮点模块”。它们共同定义了当今智慧建筑市场的两极,也预示着未来技术可能融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