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次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折腾出来的,这次失去的可不仅

这次放弃新加坡,选择在马来西亚谈判,完全是新加坡自己折腾出来的,这次失去的可不仅是一场谈判的地点,更是几十年来积累的中介信誉。   过去几十年只要涉及中美重大会谈,新加坡几乎是永远的“主场”,它能当上这么多年“中介”靠的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更是让人安心的中立和公正,但这几年它的表现却让信任一点点崩塌。   新加坡领导人的一些公开发言,说中国别太强调自力更生,要去依赖西方,听起来好像要缓和矛盾,但放在中国被封锁技术、产业最难的时候明显叫人心里不舒服,本该最理解两面为难的新加坡,反而站在西方那头说话。   而且碰上美国对中国连续加码制裁,新加坡一言不发装作没看见,等到中国一反击它又出来劝大家别扩大冲突,两头都想讨好,结果两头都不亲近。   加上随着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新的陆路贸易路线开通,大量亚洲到欧洲的货物绕开了新加坡港口,重要性不如以前,2024年新加坡的港口吞吐量下降得很明显。   中马签了几十份新合作协议,贸易数字翻倍,各种基础设施、清洁能源、数字经济也全都往马来西亚倾斜,新加坡越来越像配角。   这时候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差距就在一点上,马来西亚底子硬,稀土资源全球占有份额极高,是中美之外稀有的战略基地,这点资源砝码让吉隆坡一跃成了大家都不能绕开的谈判地,这背后正是信任和实在利益的叠加。   马来西亚还公开表态不希望南海问题被谁拿来炒作,努力拉着大家一起谈而不是单向站队,这让各方更愿意把它当朋友一样看待。   新加坡夹在中美之间,失去早些年那点原则,越来越怕犯错,谁也不敢得罪,最后谁都靠不住,环境变化如此明显,新加坡再想回到焦点就得学会真正的中立和透明,不然它的核心地位只会越掉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