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嵌入式社区养老,让幸福触手可及

转自:河北日报

嵌入式社区养老,让幸福触手可及

10月22日,石家庄市裕华区裕东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内,高新区蓝天舞蹈队队员们正在排练舞蹈。本报见习记者屈玉琪摄

□本报记者赵泽众见习记者屈玉琪

10月22日9时,石家庄市裕华区裕东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内,十余位老人围坐在茶桌旁,手中捧着温热的茶杯,细细闻着杯中飘出的阵阵清香。

“大家慢慢品,仔细感受一下,哪一杯的花香更醇厚,那杯就是经过九窨工艺制成的茉莉花茶。”围炉煮茶的老师郧云一边娴熟地为老人们添茶,一边笑着讲解。

裕东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坐落在白金汉府小区,由河北普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65岁的小区居民许兰萍是这里的常客,养老服务中心是她退休后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

“围炉煮茶是最新举办的活动,我第一个报了名。中午还能在这儿的餐厅吃热乎的饭菜,好吃又干净。”许兰萍说,现在街坊邻居都爱来这儿,既能得到专业照顾,又不用离开住惯了的社区,这才是养老不离家。

裕东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董杨介绍,他们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将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推动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免费向社区所有老人开放活动空间,开设模特、瑜伽等老年大学课程,定期举办书法绘画、手工制作、健康讲座、特色品鉴等主题活动。

高新区蓝天舞蹈队经常在中心排练舞蹈,副队长李学勇介绍,她们的舞蹈队由附近社区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组成,中心的舞蹈教室已成为她们日常排练、交流技艺的固定场所。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二楼、三楼是河北普爱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裕华东二环养护中心,为老人们提供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理疗等多元化基础养老服务,设有92张养老床位。该中心有40多位长期居住的老人,他们的家基本在周边小区。

在中心里,随处可见“懂老人”的设计:走廊做成绿皮火车车厢的样子,认知功能下降的老人门口,会有不同的摆件帮他们认房间。

今年83岁的隋奶奶,住进中心已经4年。这里离家近,子女经常来看她,她觉得很舒心。

养护中心三楼西头还设置了认知关爱中心,有专业人员帮着做记忆训练、防失智筛查。

今年70岁的王爱菊,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过去一段时间,孩子早晨把她送到养护中心,晚上再接回家。后来随着病情加重,王爱菊的孩子选择让老人长期入住。得益于中心的认知关爱专区,她被照料得很好。

石家庄市裕华区民政局养老服务负责人刘畅介绍,该区聚焦养老产业的供需错配、结构失衡和群众的基础性养老、个性化养老需求,探索基础养老服务免费制度,配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12家、社区日间照料站109家,日间照料服务实现全覆盖,用机构免费使用场地换取免费基础服务,满足老人健康监测、文化娱乐等多种需求,每年服务老人7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