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奖是和港片一起没落的。
在香港被称为东方好莱坞、港片风靡全亚洲的年代,金像奖的关注度和含金量很高,但00年代,随着港片的没落,金像奖的关注度也慢慢下滑。
金像奖主席尔冬升曾在采访说过,他们评选奖项时,会考虑论资排辈,如果有人提名太多次,即使这次不是他表现最好的一次,也会给他奖。
图2是金像奖影帝影后的获奖年纪,影后平均年龄40岁以上,影帝50多岁(表格只统计到23年)。所以,金像奖也一直被诟病太敬老,打压新秀。
由于港圈的新人混出头的太少,现在脸熟的还是梁朝伟、刘青云、梁家辉、古天乐、张家辉那一批老人。来来回回是他们拿奖,导致观众也会审美疲劳。
金像奖如果愿意放开报名限制和坚守本土电影的执念,让更多大陆、台湾电影入围和角逐,关注度一定会大大提高。一旦关注度提高,入围的香港电影也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形成良性循环。
但很难,因为金像奖创办以来,就是以扶持香港电影为目的,不愿意放弃本土保护,誓死与香港电影共存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