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就在刚刚! 10月25日,中美经贸谈判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最新一轮的中美经

就在刚刚! 10月25日,中美经贸谈判团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了最新一轮的中美经贸团队谈判,意味着双方经过多次接触后的又一次重要沟通。 这次谈判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以往中美经贸团队的谈判是在不同地点进行的,谈判气氛也较为严肃,甚至可以说冷峻。 而这次谈判的气氛与以往大相径庭,虽然谈判双方都在各自国旗前站位,但在表情和姿态上都有所放松。双方各自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从事国际经贸观察这些年,我太懂这种“表情管理”背后的门道了。谈判桌上的放松从不是心慈手软,恰恰是实力对等时才有的从容——中方敢松下来,根本是手里的牌够硬。 选址吉隆坡这步棋,藏着比谈判内容更狠的算计。前四轮都在日内瓦、伦敦这些美方盟友地盘,这次选在东盟核心区,距中国才四小时航程。要知道东盟可是中国连续15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主场感不是嘴上说的。 更耐人寻味的是时间点。11月10日现有关税就到期,美方还威胁加征新关税,却偏偏选在东盟峰会前谈。明眼人都看出来,他们是想借谈判给下周APEC元首会晤铺路,急的是美方。 美方的底气早没了往日的硬气。推动制裁的卢特尼克直接缺席,现场代表翻文件的手都透着慌乱。反观中方,不仅敢提“取消301条款下所有歧视性关税”,还能牵着节奏走,这在三年前想都不敢想。 核心博弈早不是泛泛而谈,就卡在稀土和大豆上。美方追着要放宽稀土出口,毕竟F-35战机、AI芯片都离不了中国提纯的稀土。但中方态度很明确:先解除先进制程设备限制,再谈合作。 这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太妙了。我接触过的稀土企业老板说,现在管制的17种元素,正好掐住美国高端制造的脖子。就算马来西亚有新产能,技术成熟度至少差五年,根本顶不上 。 美方的焦虑藏在农业数据里。威斯康星州的农场主早跟我吐过苦水,自从中方转买巴西大豆,他们的订单跌了近六成,今年选举季这可是要命的事。贸易战从来没有赢家,这点美国农户最懂 。 中方的从容是实打实练出来的。芯片领域,国产自给率从2020年的15%涨到28%,中低端市场彻底站稳脚跟。特斯拉上海工厂年产占全球一半,这种产业韧性,不是制裁能打垮的 。 说到底,这场谈判早不是“谁求谁”的戏码。中方敢收特别港务费反制美方贸易调查,敢用稀土管制守护技术主权,都是因为腰杆硬了。规则制定权的争夺,才是藏在笑脸下的真较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