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卷尺哥” 火到央视新闻了!深圳,一网友 “卷尺哥” 近期火遍全网,原来是他所反

“卷尺哥” 火到央视新闻了!深圳,一网友 “卷尺哥” 近期火遍全网,原来是他所反映的市政环境问题,都会被 “秒整改”!网友:这就是深圳速度……谁能想到,这个被全网点赞的 “民间监督员”,本职是帮客户跑腿送货的跨行买手,车把上那把橙色卷尺,已经跟着他跑了整整两年,刻度线被磨得有些模糊,却量出了深圳民生服务的精准度。他每天清晨六点就出门,骑着电动车穿梭在福田、南山的街巷里,遇到不平的井盖、过窄的人行道,总会停下车,弯腰拉尺、对准镜头,用最朴素的方式记录下这些 “小麻烦”。有次他路过罗湖区一条老巷,发现路口的限宽柱间距只有 1.2 米,载着货物的电动车根本无法通行,只能冒险绕进机动车道,他当即用卷尺量下尺寸,配文 “早晚要出事儿” 发在网上。让他意外的是,当天下午就收到了街道办的私信,询问具体位置,第二天再路过时,限宽柱已经被调整到 1.8 米,边缘还加装了防撞软包,连地面的划痕都被重新修补平整。更让人惊叹的是龙华区一处天桥的坡道整改,他拍视频时量出宽度仅 45 厘米,推婴儿车都得侧着身,视频发出后的第三天,坡道就被拓宽到 75 厘米,还贴心加了防滑纹路。央视新闻《新闻 1+1》栏目专门报道了他的故事,镜头里他展示着手机里上千条整改前后的对比视频,笑着说 “我不是网红,就是想让大家走得安心点”。这份 “秒整改” 的底气,其实来自深圳早已铺开的 “未诉先办” 机制,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负责人在采访中透露,他们组建了专门的舆情监测团队,每天巡查 40 多个主流社交平台,像筛沙子一样筛选民生线索。每个线索都会生成专属电子工单,直接派送到对应责任部门,比如井盖问题归住建局,绿化问题交城管部门,办理进度实时可查,超时未办会自动触发多级提醒。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0 月,这套机制已经收集到 19.6 万条民生诉求,其中 89% 的问题在 3 天内解决,紧急安全隐患类问题的平均处置时间甚至不超过 8 小时。《深圳特区报》的报道里提到,有市民模仿 “卷尺哥” 的方式反映小区路灯损坏,当天晚上维修人员就上门更换了灯泡,这种高效让越来越多市民愿意主动参与到城市治理中。现在的深圳街头,偶尔能看到其他市民拿着卷尺拍照,有人调侃 “卷尺成了深圳人的新标配”,但这背后其实是市民对城市的信任,也是城市对市民的回应。一座城市的温度,从来不是靠高楼大厦堆砌出来的,而是藏在这些被及时修复的井盖、被拓宽的坡道里,藏在普通人的声音被认真倾听的细节里。你所在的城市有没有这种让人暖心的民生服务案例,来分享一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