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近日,记者在滨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新闻发布会获悉,市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构建市场主体主动、部门靠前服务、政企携手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的四方面举措。
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严格落实《决定》精神,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障民营企业有更多机会参与政府投资项目,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持续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释放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持续做优企业发展环境,擦亮“滨周到”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切实对企业“不看性质,看贡献”“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在机制上“放活”、政策上“放宽”,将“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全面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
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严格执行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单以外的领域,一律对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开放。践行“不说不行、只说能行”的服务理念,加强政策研究和问题化解,持续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切实做到应批尽批、应进尽进。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行为。聚焦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重点领域环节开展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政府采购领域最低价中标、以次充好、利益勾连、设定差别或歧视性待遇等突出问题。健全企业正常申诉渠道,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保障。立足民营企业发展实际,集中优质要素和政策资源,全方位跟进服务,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紧扣国家和省重点支持方向,帮助民营企业谋划和储备优质项目,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工具、政府投资基金等资源,保障民营企业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搭建民营企业投资项目手续办理便捷渠道,健全批前服务和全过程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提供“一表申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服务。
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持续开展服务民营企业专项行动,重点聚焦民营企业发展急需和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以信用建设为突破口,创新举措、优化流程,打造全国信用建设标杆,积极营造守信激励、失信修复的良好营商环境。打造直达快享政策环境,从财税支持、要素保障、市场拓展等方面协同发力,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让“亲清发改”服务品牌成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